|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百年武艺代代传承

2020-11-13 11:12:08  作者:郭晓红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上至70多岁的老人,下到四、五岁的幼童,一代代杉洋人将龙桩拳耍得虎虎生威,长棍、双刀等各种器械也轮番上阵。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田县杉洋镇,“武魂”早已融入每个村民的骨子里。每到寒暑假,来自省内外的武术爱好者齐聚杉洋,体验文武古镇的独特魅力。

“龙桩拳”又称“龙尊拳”,于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由南少林武僧朱山传授到古田杉洋,至今已传承至第九代。因历史悠久、具有独特拳风及传统健身智慧,被国家体委界定为“福建七大传统拳种”之一,该拳种也是福建南拳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稀有拳种。

为弘扬传统武术文化,2015年,杉洋镇组织成立了“杉洋龙桩拳文化研究会”,下设“龙桩拳训练基地培训班”“蓝田书院国学经典武术培训班”两个培训班。多年来,众多武术爱好者及当地文人纷纷走上了传承发扬龙桩拳之路。他们根据龙桩拳历史渊源、传承脉络、发展区域,对拳谱、拳理、拳法等进行了大量系统性的挖掘和整理。并依托杉洋“文化服务中心”创办了多期龙桩拳培训班,组织青少年武术爱好者参加学习、培训。

余养富是杉洋龙桩拳第七代传人,也是龙桩拳文化研究会会长。近年来,他与副会长余新考等人积极推动研究会开展各种武术交流活动,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武术培训,推动龙桩拳融入到学校体育活动中。2016年以来,杉洋中心小学聘请余养富担任武术教练,在体育课、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为小学生传授龙桩拳武术操。这不仅传承了武术技艺,也培养了青少年“自强自立”“爱国爱家”等优良传统理念。

在研究会的不断努力下,龙桩拳渐渐走入大众视野,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如今已传播至八闽大地及港澳台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017年4月,宁德市武术协会在杉洋成立“传统武术龙桩拳训练基地”暨授牌仪式;2017年5月,福州市晋安区成立了“古田杉洋龙桩拳协会”,建立龙桩拳武术协会平台,组织、发动古田籍在福州工作生活的乡贤乡亲和武术爱好者踊跃参加武术活动。

随着弘扬传统武术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武术传承也受到广泛关注。在一批批武术家和爱好者的推广下,龙桩拳得到有力保护与传承。2018年11月,龙桩拳入选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12月入选福建省终身教育特色品牌。2019年2月,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筹备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百年武艺代代传承,男女老少崇文尚武。夜幕下的杉洋镇文化服务中心传出阵阵习武声,一群孩子扎起马步,在武师的指导下,有板有眼地练起龙桩拳。为留住故乡韵,如今,杉洋龙桩拳文化研究会以崇尚武德为宗旨,以传承龙桩拳为己任,以全民健身活动为目的,把武术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让传统武术文化薪火相传。(闽东日报记者 郭晓红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