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要闻 > 正文

福鼎:向世界展示“脱贫密码”

2021-01-27 11:36:42  作者: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日前,国务院扶贫办下发《关于确定首批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和脱贫攻坚考察点的通知》,福鼎市被确定为首批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福鼎市赤溪村、柏洋村被确定为首批全国脱贫攻坚考察点。

脱贫攻坚成就受到中央及全国人民的高度认可,这让福鼎全体干部群众备受鼓舞。近年来,福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宁德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以空前的力度、热度和速度向贫困宣战。一个个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开拓进取、精准脱贫,焕发出蓬勃生机;一批批科技特派员下沉一线、扎根田野,为基层群众带去科技甘霖,结出丰硕之果;一个个脱贫产业链条升级完善,各类发展要素加速汇聚,项目建设的热浪处处升腾;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幸福的喜悦,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转变成现实。

在福鼎书写的这一幅决胜脱贫攻坚的恢宏画卷中,赤溪和柏洋犹如璀璨星河中最亮眼的两颗“新星”,用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精神,谱写出脱贫攻坚的壮丽篇章,吸引来全国人民的目光,赢得无数惊叹。

“长天下山溪,种豆无粮收;野菜加笋干,难度半年荒。”曾经在赤溪广为流传的一首歌谣,道不尽当年的心酸和无奈。在经历就地农耕生产“输血”式帮扶、造福工程易地搬迁“换血”式扶贫和整村推进农旅结合“造血”式扶贫开发后,如今的赤溪因地制宜,走出一条“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发展新路径,实现穷村巨变,畲村愈发彰显独特魅力。

“村子越变越美,游客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好。”赤溪村妇联主席钟丽眉一句朴实的话语,却道出了赤溪人心中无限的骄傲和自豪。现在的赤溪群众观念新了,心气齐了,干劲足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发展特色种养、农家乐等创业致富项目,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畲族特色商品、餐饮及民宿,实现了“家门口”脱贫致富。

柏洋村则在多年易地扶贫搬迁造福工程基础上,在村党委带领下,积极发展村工业小区及核电配套营地、超市、酒店等服务设施,以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升村级保障能力,汉畲族群众和谐发展、团结奋斗,处处演绎着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办事有公心、工作有信心、发展有恒心、为民有爱心、团结有诚心。”这句柏洋村民人人都烂熟于心的话,其中正蕴含着柏洋的“脱贫密码”。20多年来,柏洋村“两委”创新和践行“五心”工作法,在带头人王周齐的带领下,全村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励精图治,撸起袖子加油干,上下一心发展产业,实现了三大产业的快速协调发展。企业、村集体、村民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以企兴村”“村富带民富”。

一个个鲜活的脱贫故事,汇成了福鼎决胜脱贫攻坚的恢宏画卷。福鼎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福鼎将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探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理念、新方式,及时总结典型案例,以更博大、更宽广的眼光,推己及人,向全国乃至全球提供可资借鉴的福鼎“脱贫方案”,并接续奋斗,吹响砥砺奋进、跨越赶超的新时代号角谱写新时代新福建的福鼎篇章。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