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要闻 > 正文

福安“智慧葡萄” 从一张码上可观“生命历程”

2021-05-05 15:24:59  作者:郑凯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一望无际的葡萄大棚

 果农固定葡萄藤

葡萄生长进入幼果期,要加强前期果穗管理,这关系到当年葡萄的产量和收成。近期福安市赛岐镇象环村葡萄园,呈现一派繁忙的生产场景,果农们忙着管理园里的葡萄。

北有吐鲁番,南有闽福安。福安市葡萄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单项年产值7.5亿元,被誉为“南国葡萄之乡”。赛岐镇象环村则是“南国葡萄之乡”的发祥地,也是整个闽东地区巨峰葡萄种植生产的鼻祖。该村先后获得“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全国科普示范基地”“福建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示范区和福安葡萄博物馆所在地。

荣誉背后是象环人在继承传统种植的基础上,追求技术创新,对智慧农业不懈的坚持和探索。

先进的水肥一体化机和果园微滴灌系统,大大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

定时给葡萄浇

从果园到消费的全程追溯体系

“我们的葡萄采用科学的种植方式,精细化培育。葡萄生长过程,要定期进行疏花疏果,严格控制产量进而提升质量。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引进先进水肥一体化机和果园微滴灌系统,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同时,我们采用政府部门监管引导与葡萄协会协调自律相结合的模式,建立从果园到消费者的全程追溯体系。客户通过扫取包装箱上二维码标志实时了解葡萄的产地,种植过程,采摘时间等相关信息,从根本上保障产品安全。” 返乡创业的大学生“葡萄妹妹”陈莉瑾说道。

多年来,象环村经历了引种试种、扶持推广、转型升级、品牌建设四个阶段。通过结合数字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品牌农业等新业态,完善了葡萄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打造出现代农业升级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如今,赛岐镇葡萄种植平均亩产可达1.25吨,全年葡萄产量可达1.5万吨,平均每亩收入可达1.5-2万元,果农年人均收入从30多年前的800元,到现在的2万多元。葡萄产业已成为象环村的主导产业、宁德市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闽东日报记者 郑凯 见习记者 朱灵塬)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