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宁德市局单位网群 > 健康蕉城 > 正文

麻醉深度监测技术为危重手术患者保驾护航

2021-05-08 15:24:25  作者:王仁群 宦琼瑛   来源:宁德人民医院   责任编辑:王予捷

近日,宁德人民医院麻醉科采取麻醉深度监测技术(BIS),为一位危重手术患者安全、平稳地实施了全身麻醉。

据悉,患者女性,今年86岁,发现肝内外胆管结石2个月,入住宁德人民医院外科,准备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胆囊切除手术,由于她既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肝功能不全、心律不齐和慢阻肺多年,并且双侧颈外动脉重度狭窄(左侧堵塞程度达95%,右侧堵塞程度达75%),多次因病情危重送入ICU抢救,家属十分担心手术安全。外科主任、副院长张伦峰多次召集相关科室开展术前讨论,做好周密部署,将术中管理重担交给了麻醉科马戈秋主任团队。

为确保术中平稳,马戈秋团队详细了解病情,并与患者及其家属细致沟通后决定采用BIS指导下全身麻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医师首先对她进行心理安抚,让她精神放松后给予轻度镇静,待她安然入睡后在其额头及太阳穴处贴上BIS监护电极,随即监护仪上便出现不断跳动的参数,马戈秋胸有成竹地带领团队进行麻醉诱导,一支支药液进入患者体内后,通过各种精准调控,使得BIS监护参数稳定于40至60之间。手术历时2小时,麻醉复苏期间,马戈秋见缝插针,对团队成员进行了教学演示。在监护仪上BIS监测数值达到80以上时,患者按计划被顺利叫醒了。因为术中调控平稳,术后不需要转入ICU治疗,患者和家属对麻醉效果很满意,同时手术医生对麻醉效果也表示满意。

马戈秋说,良好的麻醉深度是患者术中安全的重要保障,麻醉过深、过浅的都是有害的;对危重患者来说,不适宜的麻醉深度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以往麻醉医师都是通过经验来判断,很难达到最佳麻醉深度;BIS监测是通过测定脑电信号,进行标准化和数字化处理得到的一种量化指标,在BIS监测的指导下麻醉医师能够很好地通过药物调配使患者术中生命体征保持安全、稳定,同时还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精细化医疗模式的推行,精准且舒适的麻醉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宁德人民医院麻醉科在马戈秋主任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学习各项新技术新项目,近年来开展了可视化和B超引导下的多项麻醉技术,推动了麻醉技术水平的提高,此次BIS监测技术的开展,标志着医院精准化医疗水平又上了新台阶,将为更多的危重手术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王仁群  宦琼瑛)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