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宁德市局单位网群 > 正文

宁德: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撑起疫情防控“保护伞”

2022-04-03 16:16:32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叶伏国

东南网4月3日讯( 通讯员 陈云)近日,一封“齐伸手· 共前行----寻找身边最困难群众”倡议书在朋友圈引起转发热潮。记者了解到,这是宁德市民政局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一项具体措施。倡议书发出后短短几天,已经接到各类求助咨询电话10余个。

今年以来,宁德市着力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作用,紧盯实际需求纾解民生急难,紧贴群众呼声压紧压实责任,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基本生活。

加快“速度”

畅通救助申请求助渠道 

开展“齐伸手· 共前行----寻找身边最困难群众”活动,向社会公布求助热线,完善求助信息接收、处置、转介、反馈工作流程,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推进社会救助“一件事”改革工作,整合优化《社会救助申请表》,进一步简化社会救助审核确认程序,取消可以通过各级政务平台和核对系统查询的相关证明材料,确保最大限度方便困难群众。

确保“精度”

关注特殊群体巡访关爱 

将失能、半失能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信息定点推送各地,做好关爱服务。

蕉城区持续关注被列为防控区城南镇古溪村的2名半护理分散供养特困对象,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联系委托照料人,了解到照料责任人因封控而无法履行照料责任,专门指定了村干陈美银等人对接,切实落实了“一对一”照料责任,并给予慰问合计1800元。

扩大“广度”

加大外来人口临时救助 

关注疫情防控期间受疫情影响、暂时找不到工作又得不到家庭支持、因实施管控等原因暂时滞留的临时遇困人员,取消户籍地限制,由急难发生地乡镇或县级民政部门按急难型实施临时救助。

4名通过拨打求助电话求助的临时遇困群众,民政部门采取简化程序,直接由微信提交相关材料申请救助的方式,在两天内得到临时救助。

提升“温度”

开展特殊时期生活保障 

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及时足额向低保、特困对象发放救助金 。提高全市低保标准,着手开展低保提标扩面相关工作,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能纳入社会救助范畴。

对封控区和管控区纳保对象,延长定期核查时限并暂停退保,切实增强困难群众抵御疫情风险能力。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