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要闻 > 正文

福鼎出台“十条措施”促进粮食生产发展

2022-04-06 11:31:39  作者:张文奎 王婷婷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陈玲汇

近日,福鼎市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通过严格落实粮食生产安全目标任务、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建立百亩粮食高产示范片、加大粮食生产政策补贴、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加大抛荒地复垦政策扶持、鼓励跳鱼田恢复种植水稻、实施野生动物危害保险、支持水稻烘干厂房建设、稳定农资供应等“十条措施”,促进粮食生产发展。

《通知》要求各乡镇(街道、龙安)坚决扛起“党政同责、终身追责”的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进一步压紧压实属地责任,将粮食生产任务分解到乡到村到田,确保完成粮播面积19.28万亩、粮食产量6.4万吨年度目标任务。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每年至少种植一季粮食作物。在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上新种植的非粮作物应组织拔除,恢复种植粮食作物,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植的茶树禁止纳入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系统管理。适时制定出台新增耕地“非粮化”问题责任追究办法。耕地“非粮化”整改情况纳入乡镇绩效考核。

同时,要求各乡镇(街道、龙安)至少要建立一个100亩以上粮食高产示范片,推广水稻、甘薯、马铃薯、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等“五新”技术,辐射带动粮食单产进一步提高。对面积达30亩以上规模种粮主体,种植水稻、甘薯、马铃薯、玉米、大豆;经审批改造的幼龄茶园套种的大豆;果园套种的粮食作物三种情况,可在享受耕地地力种粮大户每亩500元补贴的基础上,福鼎市财政再给予每亩200元补贴。还对连作种植“早稻+晚稻”、再生稻、甘薯套种大豆、春粮(马铃薯、春玉米、春大豆)连作晚稻提高复种指数,面积达30亩以上的规模种粮主体,福鼎市财政给予每亩200元补贴。对于小面积农户连作复种的,实行同一村农户联户复种粮食作物30亩以上的,福鼎市财政给予联户农户每亩200元补贴。

对当年抛荒地复垦种植粮食作物5亩以上的种粮主体,福鼎市财政给予每亩1000元补贴,不再享受《福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福鼎市进一步落实粮食生产安全七条措施的通知》中关于抛荒地复垦的补贴政策。在鼓励跳鱼田恢复种植水稻方面,要求占用水田养殖跳鱼的乡镇,要逐步恢复种植水稻,对当年跳鱼田复垦种植水稻5亩以上的种粮主体,福鼎市财政给予每亩1000元补贴。

建设主体购买列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的粮食烘干机,福鼎市财政给予粮食烘干机购置价格50%补助,购机者继续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不再享受《福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福鼎市进一步落实粮食生产安全七条措施的通知》中关于农机购置20%补贴政策。发挥供销社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化肥冬储贴息额度由25万元提高至50万元,保障化肥供应量足价稳。(闽东日报 张文奎 王婷婷)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