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正文

以法为剑、为尺、为镜 霞浦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2022-08-24 10:24:12  作者: 林雄宏 俞生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东南网8月24日讯(通讯员 林雄宏 俞生)2022年以来,霞浦县公安局法制大队紧紧围绕县局开展的“比破案、比执法、比基础”活动,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为抓手,大力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执法制度日趋健全、法治观念不断增强、执法质量和执法公信力稳步提升,忠诚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够感受到公平正义。

以法为剑,为民服务

以人民为中心,以法为剑,做新时代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守护者。2022年霞浦公安在刑事案件全审核的基础上,增加行政法制审核,加强了对办案单位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保证了行政执法的合法、有效,全面提升了公安案件办理质效。法制民警们工作起来大有拼命三郎的态势,从警情的分析定性,至案件的审查办理,他们都游刃有余,工作上很少有啃不下来的硬骨头,在他们的眼里“个人的事情再大也是小事,工作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每一起案件的办理离不开法制大队细致的审阅指导。

民警案件审阅

2018年连某驾驶无牌三轮电动车载林赛某,与对向车道内林某驾驶的无牌三轮电动车发生碰刮,造成连某、林赛某受伤及两车损坏的交通事故。此案发生后,霞浦县公安局高度重视,从法制大队、交警大队、属地派出所选定民警组成化解专班,要求办案单位要严格依法依规办案,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化解专班人员认真听取诉求,了解案件及工作生活情况,耐心释法析理答疑解惑,在办案民警和法制民警的共同努力下,该起案件得到圆满解决,帮助连某协调民政予以申请困难补助,还帮助其工作安排,连某对公安工作表示非常满意。

集体议案

今年上半年,多名局领导参与集体议案228起,审核行政案件154起、刑事案件729起。

以法为尺,理念精进

在公安部做出刑事案件“两统一”改革部署后,法制大队迅速落实举措,以法为尺,以法为准绳,盯警、盯案优化审核方式。霞浦县公安局遴选8名业务精干法制民警,其中通过高级执法资格考试3人,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4人,对全局案件进行审核管理、指导督导、集体议案,提前介入重大疑难案件。刑事案件办理,由法制统一归口审核,统一与检法机关对接。深化执法数据巡查,下沉基层为民解忧。2022年4月法制大队制定《霞浦县公安局法制员(教导员)培训方案》,并明确由各执法单位教导员任法制员,常态化运行县局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全体法制民警下沉片区,担任法制指导员,协助社区干部和网格员开展解纠纷排隐患办实事活动。

民警对案件进行讨论交流

7月份溪南镇下砚村村民,其栽种的几十株杨梅树因七星村村民阮某扫墓不慎引发的山火被烧毁,局领导十分重视,指示法制大队帮忙处理协调。法制民警走访调查后,联系双方当事人以及特邀调解员前往现场解决问题。经过长时间的沟通劝解,双方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范某持一面书有“为民排忧替民解难,人民警察心系百姓”的锦旗来到溪南派出所,感谢民警迅速查清他所反映的事项,对民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为民办实事”的工作精神表示感谢和赞扬。

民警进社区普法宣传

2022年以来,法制民警进村入户“面对面”收集社情民意、收集群众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的意见建议,填写《走访登记表》60余份,主动上门走访企业30余家,虚心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对他们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能够解决的立即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细心、耐心的解释,并及时转达相关单位。

以法为镜,守牢初心 

法制员培训会

提升民警的执法素养、执法能力是霞浦公安抓好执法规范化建设打出的“第一手好牌”。法制大队始终以推进执法工作为己任,加强执法监督、执法培训,结合全警实战大练兵,精心制定多元化教育培训计划,送教上门,强化一线执法民警现场处置、调查取证、规范使用执法办案场所和武器、警械的使用。组织民警参加庭审旁听,提高民警的法律意识和证据意识。2022年以来,共巡查警情3601起,下发《执法提示单》100余份,累计开展专家授课、应用培训、旁听庭审、技能大赛等各类执法培训9次。

集体考评

2022年5月法制大队制定《霞浦县公安局执法质量综合考评奖惩规定(试行)》,分别建立民警个人执法办案绩效积分、民警执法质量档案红黑榜,全面掌握本地执法状态及横向比较情况,第二季度全面落实奖“红榜”惩“黑榜”工作。个案考评的精准化,以及全覆盖式个案考评范围,县局执法考评在市局考评中跃升至全市前列。

下一步,霞浦县公安局继续以执法为民为宗旨,以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为主线,严格审核把关、强化监督考核、严谨规范高效,不断提升基层执法办案效率、执法公信力、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