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福鼎:科技赋能 奏响蓝色“牧歌”

2023-01-09 15:31:31  作者:郭晓红 夏岩缘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尽管天气寒冷,福建闽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科研实验室里却是一片忙碌景象。连日来,技术人员正抓紧时间为鲈鱼病害研发免疫“药方”。据悉,项目研发成功后,将广泛应用于花鲈、大黄鱼等海水鱼类养殖中,有效破解目前抗弧菌效果差且成本高的免疫增强剂问题。

闽威实业品控经理张欢欢告诉记者,花鲈弧菌病多见于初夏至初秋,可造成患鱼皮肤溃烂,是鲈鱼养殖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目前正在展开的《花鲈鳗弧菌基因工程免疫增强剂研发》是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由该公司与上海海洋大学等合作申报,该项目通过构建减毒鳗弧菌,作为抗弧菌的免疫增强剂,从而达到更好的抗弧菌效果及更高的安全性能。

福鼎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桐江鲈鱼人工育苗、养殖和加工基地,近年来,福鼎市积极推动传统渔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渔业苗种“育繁推”一体化龙头型企业,以全产业链布局,全面深化科技创新工作,着力推动鲈鱼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使鲈鱼产业发展成为当地海洋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奏响了一支鱼跃民欢的蓝色“牧歌”。

作为福鼎鲈鱼产业龙头企业,长期以来,闽威实业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自主研发,与中国水产科学院、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围绕海水鱼优种繁育及相关产业链延伸等多项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并取得了多项技术成果。不仅如此,闽威实业还瞄准种苗选育环节持续发力,成功总结出“花鲈生殖调控和室内人工育苗”技术,解决了鲈鱼人工育种难的问题,实现花鲈亲鱼一年产卵一次到一年三次的提升,每年可培育超1亿尾鱼苗,成为国家级花鲈良种繁育的核心支撑。

如今,在闽威实业长屿海域养殖基地里,一尾尾硕大的鲈鱼不时跃出海面,激荡起丰收的浪花。除了积极打造良种“芯片”,闽威实业还探索建立标准化仿生态养殖模式,采用新型全塑胶抗风浪深水网箱,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推动网箱养殖鲈鱼成活率达81.3%,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模式已形成样板,被认定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纵观闽威实业的鲈鱼全产业链,科技的身影始终贯穿其中。“科技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不仅让闽威实业一次次完成自我突破、结出发展硕果,也有力推动了福鼎全市鲈鱼产业链不断延展、价值链持续提升。

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作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闽威实业充分发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帮扶当地养殖户发展鲈鱼养殖业,为养殖户提供优质苗种、专业技术指导,并与养殖户签订成鱼回购协议,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目前,福鼎市鲈鱼养殖面积11.5万亩,鲈鱼产业已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产业之一。

“接下来,我们还将以产业龙头企业的责任担当,集聚鲈鱼产业链创新资源、汇聚创新人才,开展技术创新,全力打造‘以水产养殖为基础,以种苗繁育为重点,以精深加工为核心’的全产业链业务,全力助推福鼎渔业结构优化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实现福鼎鲈鱼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福建闽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荣城说。(闽东日报记者 郭晓红 通讯员 夏岩缘)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