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7 10:54:40 作者:陈容 陈祎凝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
演出现场 2月24日晚,寿宁县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举办2023年福建省地方(濒危)剧种公益性演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晚,寿宁县北路戏院内灯火辉煌、锣鼓齐鸣,中青年演员们相继登台,演绎了《三岔口》《小放牛》《乾元山》《探谷》等精彩剧目。演员们以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技巧,将剧中的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据悉,北路戏俗称福建乱弹、横哨戏,是清代中叶传入福建的乱弹与当地民间戏曲整合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声腔剧种,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代表清代乱弹声腔的珍稀剧种。北路戏进入福建后,产生了上路班、下路班、北路班、南路班等戏班,其中以北路班最为强盛,其他各路戏班相继解散后,北路班仍活跃在闽东北一带,北路戏即由此得名,现仅存于寿宁县。2006年6月,寿宁北路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闽东第一个国宝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在做好阵地建设和后续人才培养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北路戏优秀剧目进校园、进村庄、进景区活动,累计开展公益展演400多场次,惠及群众20多万人次,广受群众好评。2022年,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荣获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寿宁县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主任吴卫平表示,今年,寿宁县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将持续开展“寿宁年年大美,北路周周有戏”文化惠民活动,在县内,每周至少举办一次戏曲公益展演活动,为广大群众展示优秀剧目,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热爱“非遗”。(闽东日报记者 陈容 见习记者 陈祎凝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