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宁德霞浦:锔瓷匠人让破瓷“化残为美”

2023-03-15 23:44:59  作者: 叶伏国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东南网3月15日讯(本网记者 叶伏国) “啪嗒”一声轻响,一枚锔钉被舒财杰轻轻按入打好的锔钉孔中。

3月14日,在宁德市霞浦县南洋村锔瓷非遗传承人舒财杰正在修补瓷器。东南网记者 叶伏国 摄

3月14日,在宁德市霞浦县南洋村一处别致的小院中,59岁的锔瓷非遗传承人舒财杰正在修补一只破损的 瓷器。舒财杰是瓷器收藏家,也是锔瓷技艺传承人。

3月14日,在宁德市霞浦县南洋村锔瓷非遗传承人舒财杰正在修补瓷器。东南网记者 叶伏国 摄

锔瓷,是古老的民间七十二行当之一,又称为“锔活儿”,是通过找碴对缝、定位点记、打孔锔钉、调粉补漏等环节,让破损瓷器恢复使用,再次绽放艺术魅力的技术。

在宋代《清明上河图》中就有锔匠工作的场景,清朝乾隆年间,锔瓷技术的发展达到鼎盛,它不仅用于修补器具,更成为装饰瓷器的一种重要手法。

五代传承

走进舒财杰的锔瓷工作室,各类锔钉、锤子、钳子、刻刀等锔瓷工具挂满墙壁,风格迥异的破损瓷片摆满了案头。

灯光下,舒财杰正专注地俯身在一方案台前,细细打磨,慢慢嵌补,破碎的瓷器便在手中复原再生,变换成另一种别具一格的工艺品。

3月14日,在宁德市霞浦县南洋村锔瓷非遗传承人舒财杰正在制作锔钉。东南网记者 叶伏国 摄

“用一句话来介绍‘锔瓷’,就是把破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钉子’,再修复起来的技术。”舒财杰说,随着时代快速发展,锔瓷技艺已逐渐失传,希望通过自己的这一方工作室让更多人了解锔瓷。

3月14日,在宁德市霞浦县南洋村锔瓷非遗传承人舒财杰正专注地在一个青花瓷瓶的裂纹附近打孔。东南网记者 叶伏国 摄

舒财杰锔瓷手艺源于家传,他的曾祖曾是走街串巷的锔瓷匠人,传承至今已经五代。出生于锔瓷世家,从小在爷爷和父亲的工作台前长大,舒财杰对锔瓷产生浓厚的兴趣,从父亲手上学会了锔瓷手艺。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舒财杰都用来练习精进锔瓷技艺。在厚度仅毫米级的瓷器上练手并非易事,最难修复的一个瓷器,舒财杰耗费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舒财杰一心想将锔瓷技艺发扬光大,这些年他还频繁前往景德镇拜师学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年苦练,舒财杰的技艺越发纯熟精湛,在修复好瓷器的基础上,还融入了许多自己的创作。陆续有很多人带着破碎的瓷器慕名前来,希望可以给予心爱之物“第二次生命”。

独“锔”匠心

“锔补修复通常只能一次到位,失败了便更难重来。”舒财杰说着,拿起工具讲解起来,“锔瓷第一步是找碴、对缝,让破损的瓷器恢复原状,这过程不能放过任何细微的冲线或裂痕,然后进行修补。即使看似严丝合缝,但要做到滴水不漏并不是一件易事。”

第二步定位点记。锔瓷手艺人根据器物器形和纹饰以及张合位置、位点,确定锔钉的形状、数量和最佳位置。

3月14日,在宁德市霞浦县南洋村锔瓷非遗传承人舒财杰正在用金刚钻在瓷器上打孔。东南网记者 叶伏国 摄

锔瓷的第三步,是用符合锔钉脚大小的金刚钻打孔。钻孔时不能手打滑,要掌握钻孔深度,稍有不慎就会把瓷器打崩。

舒财杰说,“打孔是对锔瓷人的一大考验,也是锔瓷技艺精髓所在。有些瓷器厚度就几毫米,打孔时都是毫厘之差。一是手要拿的稳、对的准、不打穿;二是孔要对称,不能有一点偏差。”


3月14日,在宁德市霞浦县南洋村锔瓷非遗传承人舒财杰展示修补后的瓷器。东南网记者 叶伏国 摄

“接下来是锔钉,锔钉制作体现手艺人的水平。一枚锔钉的制作大概需要15分钟的敲打和打磨,锔钉的韧性和制作锔钉的水平,决定着锔补器皿的使用寿命。”舒财杰说,为防止瓷器漏水,最后还要用鸡蛋清和瓷粉调和补漏。这样,一整套锔瓷工序才算完成。

“修复瓷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有耐心,永保一颗修复之心。”舒财杰说,虽然修复过程很辛苦,但每当触碰到这些百年的瓷器碎片,仿佛在与当时的工匠对话,与他们共同创作一件作品。

“随着时代发展,如今需要修补的瓷器大多是出于主人的珍惜和爱护,我更希望通过修补的技艺创造缺憾之美。”舒财杰举例,过去锔瓷匠人的修补更多注重实用性而不是美感,总会密密麻麻锔上钉子,保证其可以使用。而他喜欢根据瓷器原有的形态进行设计锔钉位置和形态,或将瓷器进行再设计让其产生不一样的价值,让锔瓷为瓷器锦上添花、化残为美。

期待新生

“锔瓷匠人修复的不仅是破碎的器物,更是中华民族爱物惜物之心。”舒财杰坦言,相比如何让自己的技艺更加精湛,让锔补过的瓷器更加美观,他更关注如何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3月14日,在宁德市霞浦县南洋村锔瓷非遗传承人舒财杰工作室内展示的工艺品。东南网记者 叶伏国 摄

“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想法很活跃,创造力强,希望和他们交流,并传授他们手艺。”舒财杰坦言,如今,很少有人会将损坏的日常瓷器送去修复,许多从事瓷器修复工作的人也纷纷转行,仍坚持在一线工作的屈指可数,且大多年近花甲,锔瓷技艺面临着人才断层、技艺失传的现实危机。

锔瓷非遗传承人舒财杰工作室内展示的修复后的瓷器工艺品。东南网记者 叶伏国 摄

退休后的舒财杰更是深居简出,沉迷在锔瓷世界里,乐此不疲。舒财杰认为,这门手艺未来的价值和发挥空间会更大,因此他在乡间修建了一处别致的小院,并把锔瓷工作室搬了进来,希望通过这一方小院,让更多的人了解锔瓷技艺。

锔瓷非遗传承人舒财杰工作室内展示的修复后的瓷器工艺品。东南网记者 叶伏国 摄

“铜瓷手艺不单创造出一种意料之外的装饰艺术,更让修补好的瓷器成为一个纽带,承载着一代代使用者的情感与记忆。”舒财杰希望锔瓷这门老手艺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同时向人们传达它背后所蕴含的惜物精神和在残缺中追寻美、在无常中恪守对美好向往的生活态度。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