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周宁:青山绿水 踏歌行

2023-04-19 10:33:49  作者:郑文敏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鲤鱼溪畔,人鱼同乐,“中华奇观”让人流连忘返;仙风山上,沐氧浴心、尽享“洗肺”之旅;山水如诗,田园如画,乡村游成新风尚……4月的周宁,自在徜徉,全域旅游魅力悉数释放。

游客在鲤鱼溪景区拍照留念。魏孙亮 摄

作为福建省海拔最高的县城,周宁县资源丰富、生态优美、气候凉爽,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中国鲤鱼文化之乡、福建省首批全域旅游试点县。

苏家山高空玻璃栈道。叶晓辉 摄

近年来,周宁县深入践行“三库+碳库”绿色生态理念,以青山绿水赋能,精心打造“鲤乡福境·云端周宁”全域旅游品牌,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2022年,全县接待游客量376.5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8亿元。

仙风山日出引得游人纷至沓来。叶晓晖 摄

挖掘特色

打造“这边独好”风景

4月7日,走进周宁县“三库”红色文旅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工人忙着浇筑混凝土,车辆往来不断,一片繁忙景象。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2.06亿元,规划用地面积约60亩,同步推进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森林步道、金牌旅游村等多个子项目,全力打造“三库”生态文化品牌。

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周宁县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九龙漈·鲤鱼溪、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杉洋林公祖殿、宝丰银矿遗址,以及陈峭、苏家山、楼坪、仙风山等一大批旅游景点,并保留着北路戏、杖头木偶戏、搬铁枝、板凳龙等优秀民间艺术。

立足“山”“水”特色,周宁县持续擦亮“鲤鱼文化”“三库文化”“古银矿文化”“林公文化”等特色IP,着力挖掘“避暑经济”“康养经济”“花卉经济”,提升打造苏家山玻璃栈道、陈峭云海、仙风山露营、鲤鱼溪灯光秀等十多个网红景点。

盛夏日均气温仅24℃,负氧离子浓度最高超过1万个/立方米,不到周宁,不知夏之美。周宁县积极推动“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省级森林康养城市”建设,实施华东云端康养旅游度假区、仙风山森林体育公园等项目,让“周宁凉”升级“热产业”。

鲤鱼溪旅游持续红火,李墩镇际头村、泗桥乡溪口村等美丽乡村冰凉消暑漂流项目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到仙风山、陈峭等景区露营、观赏云海日出的“拍客”更是络绎不绝……

在全域旅游带动下,周宁县已成功创建国家级及以上文化旅游品牌24个、省市级旅游品牌44个。

融合发展

探索多元旅游业态

走进苏家山景区,湛蓝的天空映照青葱茶园,高空玻璃栈道、蹦极、滑索等游乐项目处,欢笑声不绝于耳。

近年来,苏家山村因地制宜发展农旅融合,开发了10余个旅游体验项目,游客量突破60万人次,村里的旅游、茶产业等第一、三产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迪士尼”。

因旅而兴、因旅而富的苏家山村并不是个例。围绕全域旅游思路,周宁县探索“旅游+”新模式,加快培育新业态。目前,全县56个乡村旅游经营点先后开放运营,涵盖采摘体验、休闲度假、户外探险、宗教文化、亲水旅游等。

同学们在周宁县咸村镇绿城农业龙脑樟基地体验传统弓箭项目。汤文娟 摄

“近年来,周宁将农业采摘游、红色文化游、生态观光游、体育康养游等有效串联,以全域风景、触目皆景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来、慢下来、住下来、还想来’。”周宁县文旅局局长凌良定说。

周宁夜市。叶晓晖 摄

“旅游+”加出了好风景,也催生了康养避暑、研学旅游、农事体验等旅游新动能。

周宁县从旅游产业发展的要素入手,将县内景区、美丽乡村、传统村落、文化宗教等串点成线,推出一批“红色游”“周末游”“避暑游”“古村游”“研学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带动乡村面貌、人气、产业发展。

如今,周宁越来越有“游头”。陈峭、常源、仕本等金牌旅游村串点成线,民俗文化、古村清韵、峭峰云海令人应接不暇;李墩镇芹溪村、楼坪村“联手”石门山,精心制定徒步古道路线及古村旅游精品路线;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纯池十里葡萄长廊等采摘点,每到丰收季节更是吸引大量游客来感受“甜美”时光……

补齐短板

游客体验感再提升

每逢盛夏,前来礼门乡陈峭村观光、露营、徒步的游客络绎不绝。

“陈峭村能聚拢众多游客、产生巨大流量的重要原因是交通条件不断改善。”陈峭村党支部书记陈妙皇说。

游客在周宁有鲤销售中心挑选伴手礼。林子杰 摄

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是周宁发展全域旅游的一大瓶颈。为了突破瓶颈,该县加大投入建设乡村旅游道路单改双,陈峭、楼坪、苏家山、仙风山、玛坑万亩茶园等主要景区的道路,成为“四好农村路”的示范路段,实现串点成线,路景融合。

交通的改善是周宁县补齐旅游短板的缩影。为了让游客玩得舒心,该县针对旅游发展存在的明显短板与薄弱环节,有意识、有针对地策划、生成、推进一批项目,加快全域旅游提质增效。

“近年来,周宁县累计投资近10亿元,推动建设旅游配套项目30多个,让游客体验感成色更足。”凌良定说。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需求,周宁县全方位发力,挖掘本县特色饮食文化,推出“8+1”农特“周宁一桌菜”;推动在中心城区、景区周边布局精品酒店、连锁酒店,加快民宿集群建设;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推动“周宁有鲤”区域公用品牌产品成为最具周宁特色的旅游伴手礼;提升“惠民夜摊”“夜市经济”等便民举措,充分激活县域人气、商气和烟火气。

与此同时,周宁县积极“唱响”旅游,宣传营销线上线下同发力,先后举办“云端周宁清凉夏夜”2022年文化旅游宣传月、“闽东之光·云端周宁”全国摄影大展等各类特色文化品牌活动60余场,集聚了旅游人气。

一路风景向前行。立足新阶段,周宁县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聚力创建省级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打响“鲤乡福境·云端周宁”品牌,让文旅产业成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撑。(闽东日报郑文敏)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