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荒地“披绿衣” 转出“新活力”

2023-06-16 11:15:45  作者:郭晓红 夏岩缘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时下,福鼎市叠石乡里湾村村民正抢抓农时,忙于中稻插秧。群峰环抱下,一畦畦稻田换上碧绿“新装”,沿着山势层层铺展,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山村农耕新图景。

里湾村偏居在福鼎市区北部、叠石乡西南部一隅的林缘地带,是宁德市级生态村,属于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村落,山多平地少,海拔落差高。一直以来,土地管理“碎片化”始终制约着当地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生产效益低下也造成了劳动力流失,部分土地由此成了撂荒地。

田地撂荒,当务之急是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这个难题。为破解难题,里湾村积极探索出了农业转型升级新路子,通过党支部引领带动,组织党员干部进村走访动员,把撂荒地流转给有能力耕作的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经营,盘活辖区内闲置、碎片化的土地资源,提升规模化农业的发展水平,让沉睡土地“转”出新活力。

福鼎市长林家庭农场负责人林业伟是村里率先响应动员的种植大户,作为本村产业发展带头人的他,此前就在村里发展天麻种植产业,成功“掘金”林下经济。他坦言,里湾村是水源涵养地,发展生态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受土地碎片化影响,始终难以发挥应有效益。今年,在村党支部的推动下,林业伟流转了村内110亩低效用地,通过“旱改水”,统一种植红米、紫米与杂交水稻。目前,插秧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秧苗长势良好。

“土地流转承包为我们发展规模化种植生产打下了基础,加上现在市里的‘粮十条’政策支持,让我们更有信心全力冲刺山地水稻高产稳产。”看着眼前的稻田,林业伟笑着说:“到了10月,这里就会变成一片金色海洋。”

土地流转不仅破解了耕地碎片化难题,也让农户们从中尝到了“甜头”。“村民把地流转出去,一方面有了租金收入,另一方面,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通过雇佣本村村民生产劳作,让村民又增加了劳务收入,土地带来的经济效益有了显著提升。”里湾村党支部书记雷爱仙说。

除了规模化种植山地水稻,里湾村还通过积极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形式积极发展甘薯、天麻、石菖蒲、时令蔬菜等多元农业。据统计,截至目前,当地已流转土地近350亩,为遏制土地撂荒,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村民收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小田”变“大田”,从“分田到户”到“分红到人”,如今,在土地流转承包模式的带动下,现代农业在当地获得更多发展空间,众多昔日“沉睡”的土地重新焕发活力。“下一步,我们还将紧紧牵住农村承包土地流转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形式推进土地集约化利用,打造多元山地农业共同发展格局,在遏制耕地撂荒的同时,稳定和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保障粮食安全,更好带动村民增收。”雷爱仙说。(闽东日报记者 郭晓红 通讯员 夏岩缘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