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林下生“金” 生态富民

2023-08-14 10:54:18  作者:吴枋宸 李洁琼 叶凯翔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近日,在寿宁县清源镇村尾村的云涧中草药种植基地,三五个村民正在林间忙碌着,他们挥舞着锄头,为种植的中草药清除杂草。

2022年5月,返乡创业的陈丹丹在清源镇村尾村牵头成立了云涧家庭农场,开发中药材基地270亩,并带动村尾村党员、群众就业21人,其中脱贫户5人、低保户3人,人均年增收3万元。

“今年年初,我们在基地挂上风铃,一方面为了驱赶松鼠,另一方面是在修枝剪枝的时候听到风铃声,能让人心情愉悦。”陈丹丹说。

在清源镇,发展林下经济的不止村尾村,位于韶托村的灵芝林下仿野生种植基地内,铁皮石斛长势喜人。

李伟是这片基地的负责人,2019年,他携妻返乡创业,在韶托村、竹坪村、阳尾村开展灵芝、黄花倒水莲、铁皮石斛等林下经济种植。4年多来,李伟紧紧抓住寿宁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契机,创办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林业经营效益,带动清源镇40多户村民人均年增收2.2万元。

“目前,我们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已种植1000余亩林下药材,建有全县首家中药材品种园基地。下一步,我们计划通过订单式的产业模式,发动更多的林农参与种植,依托正在建设的林产品加工厂房,提高产品附加值。”谈及未来发展方向,李伟笑容洋溢。

林下生“金”,带来好“钱”景。近年来,寿宁县大力推进高质量示范基地建设、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培育等,优化林下经济发展布局,延伸林下经济产业链条,因地制宜推广林下经济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引导林农采取入股、出租、转包等模式,流转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培育林下种养、森林游憩、森林旅游、森林人家、森林康养、森林体验、森林食品等多种业态。

“下一步,我们将紧扣寿宁县委、县政府‘打造山区发展增长极、建设乡村振兴新样板’的目标定位,全面开展‘三库+碳库’理论实践,着力推进‘1+4’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巩固建设高质量示范基地,加强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培育,优化林下经济发展布局,促进林业增效、林农增收,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作出新的贡献。”寿宁县林业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黄勇说。(闽东日报记者 吴枋宸 通讯员 李洁琼 叶凯翔)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