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福鼎古岭村:“党建+茶业” 走出特色振兴路

2023-09-12 16:02:41  作者:苏晶晶 王婷婷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9月6日,记者走进福鼎市桐山街道古岭村,只见雨后的漫山茶园,一垄垄茶树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清新、翠绿,令人心怡。茶农高定宝正穿梭在茶园间,进行着秋茶管理。

“春茶结束后,我们尽量不采夏秋茶。这个季节主要是做好茶园修剪,进行人工除草,确保来年茶叶品质。”高定宝说。

古岭村坐落于福鼎市南溪水库旁,海拔高、空气好,生态优势明显。然而,因山高路远,且受水源保护地影响,该村的产业发展一度受到限制。

2021年,为破解发展难题,古岭村立足资源禀赋,开拓发展思路,决定由村党支部牵头领办成立古岭茶业专业合作社,联合品品香茶业打造“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同时,该村将争取的省级产业振兴示范村奖补及地方配套资金用作项目投资,建起标准化茶叶初制厂,促进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5年前,我们村集体收入仅1.5万元。现在我们以茶富民兴村,努力做优做精白茶产业,实现茶业增效、茶农增收。”古岭村第一书记苏秉勋说。

为了做好茶文章,古岭村创新“联保”机制,由古岭茶业专业合作社与村民签订协议,开展“统一数字化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统一标准修剪”“统一定价收青”等五大统一管理,并引导片区内茶农利益联结,互相监督。

“前期宣传到位,再加上群众确确实实享受到了红利,越来越多的茶农主动加入。”古岭村党支部书记薛巧文介绍,今年该村作为福鼎市联保机制示范村,整村推进茶园生态化管理。目前,该村可年产茶叶400吨,为村集体增收30多万元,带动本村及周边300多户茶农人均增收3000多元。

有了“本钱”,便有了发展底气。古岭村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投资标准化厂房、出租办公楼、提供社会化管理、探索淡水养殖……2022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成功突破百万元。

产业兴,发展好,人心也齐了。党员、乡贤、乡村人才干劲十足,纷纷带头示范,与村民们群策群力共建美好家园。

老党员王美文退休后,回到老家,发展民宿、餐饮,并在门前整理出美丽庭院,种上多肉,铺上鹅卵石,建起一小段玻璃栈道。在青山绿水间诗意栖居,悠然而惬意。

2021年,王美文家被评为福鼎市首批美丽庭院示范户。村民们紧随其后,将房前屋后装扮一新,一个个推窗见绿、遍地有花的美丽院落不断涌现,串起乡村好风景。

“干起来,村庄才能活起来。我们持续开展‘党建聚力为民共建美好家园’活动,从‘聚’字入手,把有限的资源和人力凝聚起来,建设美丽宜居的和谐乡村。”薛巧文说。

多年来,在村党支部、乡村振兴指导员、科技特派员等各方力量持续加力,共同建设之下,古岭村实现道路“村村通”、裸房“穿新衣”、完成改水改厕、推行垃圾分类行动,并配套卫生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成为一个宜居乡村、活力乡村。

“以古岭村为示范村,我们将辐射带动周边村找准村集体增收突破口,探索村庄治理新模式,加速乡村振兴建设,打开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新局面。”桐山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陈蕾说。(闽东日报记者 苏晶晶 通讯员 王婷婷)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