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福安金斗洋村:畲族武术之乡 “武”出振兴新引擎

2024-03-04 09:00:39  作者:叶伏国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东南网3月4日讯(本网记者 叶伏国) 从福安市区穿过溪北洋隧道,沿着省道302线过穆阳溪,沿蜿蜒的盘山公路行驶30分钟左右,“畲族武术之乡”金斗洋便到了。走入村内,武术传承基地、武术主题公园、习武台等直映眼帘,荡荡畲风武韵气息扑面而来。

俯瞰金斗洋畲族村。受访者 供图

来到村中武术训练基地,只见几位村民正跟着钟团玉练习畲族拳中的八步拳,一招一式打得虎虎生风。钟团玉是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福安市康厝畲族乡金斗洋村党支部书记,也是金斗洋畲族拳代表性传承人。

金斗洋畲族武术对练。受访者 供图

“金斗洋畲族拳发源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村上至90多岁的老人,下至12岁左右的孩童,绝大多数都会打畲族拳。”钟团玉介绍。

金斗洋畲族武术训练基地。受访者 供图

金斗洋畲家拳以套路和畲棍对练为主,因其动作招招立足于实用,长期以来传承古训“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但是到了钟团玉这一代,为了更好地弘扬畲族传统武术,金斗洋畲家拳在传承上与时俱进,有了转变。

畲家拳传承人在练习武术。受访者 供图

从小对畲家武术技艺情有独钟,毕业后,钟团玉毅然回乡投入对畲族拳的“打磨”中。从硬桥硬马的畲拳套路到虎虎生风的畲棍对打,钟团玉无一不精,她曾多次在省、全国民运会和国际武术比赛中获奖。2018年,被列为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畲族武术(福安金斗洋畲族拳)》代表性传承人。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如何让畲族文化与金斗洋村的振兴同频共振?以武为荣,以武兴村。作为畲家村寨的“女当家人”,钟团玉始终不忘乡里乡亲的振兴梦。

近年来,为扩大畲族拳的影响力,金斗洋村与康厝中心小学、宁德市民族中学结对,设立畲族武术兴趣班;钟团玉牵头编撰《畲族传统武术套路教材》,系统梳理畲族传统武术历史来源、招式套路;在畲族拳对练中融入体育、舞蹈等元素,优化武术动作。

于此同时,金斗洋村规划非遗畲拳体验、农业科普亲子体验等项目,不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此外,积极打造“畲家寨”旅游品牌,创新推出“周末农家乐+畲家三宝+畲族武术节目演出”旅游路线,将畲族文化体验融入旅游项目,村里还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开始承接学生研学、企事业单位团建等活动。

随着“畲家寨”品牌的打响了,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畲族文化和武术魅力,让畲族村寨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鼓了村民腰包、聚了乡村人气、扬了畲族文化、兴了美丽村落。

“只有大力保护畲族文化,才能实现畲乡振兴。”钟团玉说,下一步,金斗洋村将以“自然人文”为依托,以“畲族武术”为特色,集休闲养生、农耕研学为一体的武术主题隐居村。重点发展武术文创研学、溪泉养生度假、乡村旅游休闲、畲族村寨隐居四大功能区,形成联动一二三产业的新型乡村产业模式。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