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疏堵结合”见实效 乡村面貌新蝶变

2024-05-06 11:04:37  作者:黄楚妍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疏堵结合”见实效 乡村面貌新蝶变

——人居环境整治的甘棠探索

行走在福安市甘棠镇街头,民居错落有致,路面平坦整洁,车辆整齐停放,口袋公园里,老人闲话家常,孩子们尽情嬉戏,其乐融融……

近年来,甘棠镇着力根治“脏、乱、差、堵”,在环境整治、健康教育、食品安全、垃圾分类等方面全力推进创卫工作,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使乡村面貌实现华丽蝶变。

甘棠镇常住人口4万多人,过去每逢“集日”,村民们从四面八方前来赶集,街道常被摊贩、车辆堵得水泄不通。

甘棠镇聚焦居民停车难点,通过“拆”“调”“管”,着力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全力破解群众停车难题,缓解交通压力,改善出行环境。

联合执法抓整治,“拆”出停车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对群众反映突出的“停车难”问题,甘棠镇党委组织工作专班对车辆乱停乱放区域开展实地走访调查。拆除违章搭盖、危楼,开发背街小巷,修建停车场,增设停车位。

经过精细调研定规划,镇区新增车位5000多个,其中两轮停车位4000多个、小车停车位1000多个。为方便学生停放自行车,甘棠镇还设立学生专用停车场。“镇区范围内100米内可以找到小车停车位,50米内可以找到两轮停车位,非常方便。”甘棠镇党委书记刘星贵自豪地说。

共享资源增效率,“调”出停车位。为推进停车设施盘活共享,甘棠镇政府带头“敞开大门”,开放内部停车场。同时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加强安全管理的前提下,有序适度向社会开放内部停车设施。

停车位有了,车辆怎么“管”?

全镇各处增设规范停车指示牌,并整合综合执法大队、村(居)、社区等力量,针对群众反映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通过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加大整治力度。对劝导后不做整改的违停“两轮车”依法实行清障拖移,对长期“驻扎”在人行道、盲道、消防通道及未按规定停放在停车位的小车车辆,给予张贴劝导单,并拍照通报。

经过1300多天的持续引导,甘棠镇乱停车现象得到极大改善。

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的问题是一大“顽疾”。市容秩序和民生需求之间如何找到理想的契合点,营造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考验着各个管理部门的智慧。

甘棠镇通过集中清理整治占道经营行为的“堵”,与合理分流摊贩到规范集市的“疏”,疏堵结合、引摊入市,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该镇对自产自销与占街为市的现象进行区分,自产自销以劝导为主,占街为市以取缔为主。同时,规范摆摊地点,引摊入市。在指定位置设置农民自产自销点500多个,向群众公布区域图。设立“五个一”巡逻机制,建立由值班领导、值班干部、村干部、城管队员及站所、志愿者人员组成的5人巡查队每天早晚引导摊贩到新农贸市场摆摊、规范停车。如今,占街为市现象得到改善,乱摆摊现象少有发生。

过去,垃圾桶露天摆放,垃圾随地散落、臭味冲天,行人过客皆掩鼻而过,住户叫苦连天。

2022年5月17日,甘棠镇正式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工作。建成一个洁净驿站,就撤走一片区域垃圾桶,引导群众养成定点投放垃圾的习惯。目前,全镇范围内设置95个洁净驿站用于投放垃圾,有效地根治垃圾堆积问题。同时,开发“莲洁分”小程序,对垃圾分类实施网格化管理。这种以积分兑换商品的形式,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目前,甘棠镇垃圾定点投放率已接近100%,定时投放率约98%,分类率约60%,朝着“无落地垃圾”目标稳步前进。

为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甘棠镇还采取了考核评比、环境提升日活动、“最脏”通报、全员街长制等一系列措施。通过1300多天的持续整治,甘棠镇改变“脏乱差堵”的面貌,于2023年12月入选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清理整治优秀案例。

下一步,甘棠镇将以“宜居、宜业、宜游”为建设目标,打好乡情牌,引老乡、回故里、建家乡,奏响甘棠镇人居环境整治“最强音”。(闽东日报记者 黄楚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