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福建日报看宁德 > 正文

寿宁:返乡“新农人” 绘就好“丰”景

2024-06-10 22:39:36  作者:福建日报通讯员 刘梅芳 叶艳艳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东南网6月10日讯(福建日报通讯员 刘梅芳 叶艳艳)近日,走进寿宁县犀溪镇际坑村,只见一垄垄辣椒栽种整齐,簇生的辣椒花点缀在绿油油的叶片之间。正在地里管护的村民说,多亏返乡创业“新农人”魏朝辉的带领,村里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种植产业。

“我主要种植辣椒、玉米和水稻,今年村党支部一户户动员、签订协议,帮我流转了340多亩土地,为我解决了连片种植的土地。去年我在村里雇了长期工和短期工50多人,光是劳务费就发了70多万元。”魏朝辉介绍道。

为了带动更多的乡亲,魏朝辉根据当地的气候、海拔条件,带领大安乡亭溪、榅洋和竹管垅乡李家洋等多个村的村民,错峰种植樟树港椒和线椒特色品种,采收季从7月中旬持续到11月下霜时节,比传统辣椒品类采收期更长,每公斤收购价达5.2元。他还着力破解“小农户对接大市场”难题,打通辣椒包装、货运、销售等环节,每天统一包装10吨左右辣椒,发往厦门、江西等地。同时,他还帮助清源镇、斜滩镇、凤阳镇、平溪镇的农户发展水稻育苗,提供社会化服务,降低农户生产成本。

“引来一人,带活全村。我们村党支部服务好‘新农人’,让村民就近就业,村集体经济也通过土地流转获得3万元固定收益。”际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荣良表示。

近年来,寿宁县大力实施“新农人”回村工程,县委组织部牵头制定出台《“新农人”回村十条措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新农人”返乡创业兴业。针对“新农人”返乡初期“水土不服”问题,寿宁县建立“1+1+N”干部帮带机制,由1名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1名乡镇包村干部,挂钩帮扶N名“新农人”,帮助“新农人”协调解决产业政策、项目融资、生产技术、要素保障等各类问题。寿宁县还公开招募一批专家学者、返乡能人、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为他们提供生活补助、子女入学、健康体检等优惠政策。

3年来,寿宁累计回引“新农人”1.2万人,推荐符合条件的“新农人”获评宁德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2人、“天湖人才”5人,择优选聘11名具有一定辐射带动作用的“新农人”担任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