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警”随高考 反诈同行

2024-06-12 10:18:17  作者:张文奎 余柳云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警”随高考 反诈同行

民警提醒考后警惕5类“高考骗局”

高考结束后,一些诈骗分子开始“蠢蠢欲动”,各类高考骗术层出不穷。有家长向本报记者咨询高考后如何防止诈骗?记者走访了东侨公安分局五里亭派出所,该所民警收集整理了5类高发诈骗,以提供家长和考生甄别,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第一类就是高考分数提前查。派出所所长崔建鸿说:“分数提前查肯定是骗人的,抓住的就是考生和家长焦急等待的心态。所有有关‘提前查分’链接千万不能点,特别是要开通会员、收费等平台的查分都是不靠谱的,查分是公共服务,免费的。”

五里亭派出所民警提醒学生家长,高考查分请认准官方指定的查询方式、查分网站,其他方式均为虚假渠道,切勿在陌生网站上填写身份信息、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信息。

第二类就是购买补录名额。崔建鸿提醒,诈骗分子一般会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或者假冒高校招生人员,招生办领导的熟人、亲戚、朋友。“他们一般会说有特殊渠道可以补录,抓住的就是一些成绩较差的考生家长的心态,索要高额的补录费用,这肯定也是诈骗。”他强调,高校招生录取都有正规渠道,不可能收取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任何费用的,都是诈骗。

第三类是谎称更改高考成绩。崔建鸿说:“这类诈骗就更离谱了,诈骗分子会谎称自己有办法攻破系统修改成绩,只要付费就能做到。”派出所民警提醒,高考阅卷非公开,采用的是内部网站阅卷。考生成绩在发布前将原始数据存档和数据异地备份,属于涉密文件,无法修改。

第四类骗局是伪造录取通知书。往年此类诈骗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招数,不法分子伪造录取通知书快递寄送给考生,以办理学生卡、校园卡等方式引导考生扫描二维码、点击虚假链接,进入“钓鱼”网站,甚至还会要转“学费”。民警提醒,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正规渠道查询到学校的联系方式进行确认,切勿随意扫描陌生二维码、点击陌生链接。

第五类就是针对一些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通过虚假申请助学金方式诈骗。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家长特殊的经济情况,冒充高校、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帮助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或者以优秀企业家助理的身份、“圆梦大学”等各种公益活动,引导考生家长缴纳高额报名费。

民警表示,如接到自称是高校、教育、财政、某企业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发放奖助学金的时候,考生及家长一定要及时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取得联系并求证。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高广大考生及家长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鉴别能力和防范意识,防止考生及家长上当受骗,在高考期间,五里亭派出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将高考保障与反诈宣传紧密结合,全方位开展反诈宣传,为广大考生和家长保驾护航。

考前,民警辅警深入学校考点、周边商铺、考生住宿酒店开展安全检查时,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陪考家长提前普及高考相关的诈骗手段及防范知识。提醒家长在关注孩子考试的同时,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内部招生指标”“提前查分”等虚假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考中,安保民警辅警在考点外维持秩序的同时,也不忘利用考生进入考场后的间隙,与家长进行面对面交流,以案例讲解的形式进一步强化反诈意识。为了吸引考生和家长的注意力,派出所民警手持反诈提示牌,提醒大家谨防“高考诈骗”,同时可爱的“福宁虎”也在考点门口与考生和家长们进行互动,借此机会向大家传递反诈知识,提醒大家在生活中要保持警惕。

考后,针对考生和家长可能面临的高考后高发诈骗类型,收集整理诈骗种类,制作成反诈提示图片,通过各社区、小区微信群广泛转发,并在公众号推送,通过多种线上渠道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

通过一系列举措,将反诈宣传贯穿高考全程,切实提高考生和家长的反诈警惕性,以实际行动守护群众的财产安全,为高考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闽东日报记者 张文奎 通讯员 余柳云)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