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0 10:43:07 作者:陈祎凝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
盛夏时节,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茶园满目苍翠、茶香氤氲。 坦洋村位于白云山东麓,群山环抱,气候温和,自然环境优越,种茶、产茶历史悠久,是“坦洋工夫”红茶的发祥地。在坦洋村,茶叶是村民主要经济来源,家家户户都有茶园,村民拥有采茶、制茶好手艺。 摊青、杀青、初揉……在茶叶生产车间,制茶师林茂清对茶叶进行手工揉捻,浓郁的茶香扑鼻而来。“自村里大力推进生态茶园有机化,实施无公害管理和施用茶树专用复混肥,茶叶的品质越来越好,出售价格也高了。”林茂清一边炒茶一边说。 党建聚活力,发展添动能。多年来,坦洋村牢记嘱托,坚持“党建红”引领“生态绿”,村两委成员带头打破“祖宗山”“宗祠山”的束缚,开垦茶园,以产业发展为纽带,把农民组织起来,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带领村民将茶产业做大,坦洋村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如今,漫山的茶树不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撬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致富树”。 近年来,坦洋村先后举办“坦洋工夫”开茶节、承办“致敬经典·情常在”坦洋工夫红茶新品发布会等系列茶事活动,并与俄罗斯红茶采购团签订价值60万美元的红茶采购订单、“鸟巢茶·坦洋工夫”巨大红茶饼入驻北京奥林匹克塔、联合坦洋茶场共同举办茶旅研学活动,为乡村带来名气和人气,提高“坦洋工夫”品牌知名度。 品牌知名度提升了,如何促成村庄与村民“双向奔富”,是摆在坦洋村两委面前的一道“难题”。 先锋领路,绿叶“生金”。坦洋村建立“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经济发展模式,引进宁德市龙头企业“凤鼎翔”茶业有限公司和福安市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引导农户组建经济合作社,成立新味茶叶专业合作社。同时,坦洋村构建以“三统”(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统一品牌)“三共”(共建共营、共营共享、共享共赢)为核心的统分结合型运营模式,从采摘、初制、深度加工到对外销售,形成一套成熟的标准样板,带动茶农增收。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农村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阵地”。近年来,坦洋村在发展壮大茶产业的同时,积极探索茶旅融合之路,对坦洋红茶发展衍生的具茶文化特色和地域色彩的古码头、古茶行、古炮楼、古横楼进行修复整理,并对传统制茶古茶具、古法银票等进行陈列展示,供游客观赏。同时,围绕“景观全域优化、产业全村联动、治理全面覆盖、成果全民共享”发展要求,探索出“旅游+茶业”“旅游+文化”“旅游+摄影”“旅游+美食”“旅游+民宿”新业态模式,开发“休闲观光、康养度假、特产销售、品茶体验”等多种茶旅文旅重点融合渗透项目,茶文化旅游人气年年攀升。2023年,坦洋村接待游客量6.9万人次,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56万元。 党旗迎风招展,振兴战鼓正酣。下一步,坦洋村将坚持“村、人、茶、文、旅”五位一体有机结合,努力把坦洋村打造成生态茶园“绿”、文化底蕴“浓”、茶事活动“热”、产业发展“富”的全国乡村振兴样板村。(闽东日报记者 陈祎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