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福安:“四好农村路”铺就乡村幸福路

2024-08-26 14:57:47  作者:黄璐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时下,在福安辖区,从集镇到乡村、从干线公路到偏远村道,一条条宽阔、平坦、整洁的“四好农村路”纵横交错,编织起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网,极大改善群众出行的同时,也带动福安市全域旅游快速发展。

建设穆凤公路,有力推动世界地质公园白云山旅游业发展;拓宽改造霞楼公路,促进闽东苏区红色革命根据地—柏柱洋和福安三贤之一郑虎臣故里—榕头村红色旅游升温;建设社陈公路,助力坦洋工夫茶发展;开通湾白公路,促进不锈钢千亿产业群崛起;连接赛湾公路,有效联动公路沿线优势产业……

道路通,则百业兴。近年来,福安市紧抓“四好农村路”建设良好机遇,新建、改建农村道路300公里,充分融合乡村文化和旅游元素,创建县道霞楼线、穆凤线、福穆线、湄瓮线等“党建+”生态示范路85公里,实现“一路一景一样板”,农村公路等级不断提升。

建好是基础,管好、护好、运营好是目标。福安市以巩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目标,创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实行“五道五长”共管,切实解决“四好农村路”工作中管好、护好、运营好的短板问题,让农村公路“旧貌换新颜”,为全域旅游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统筹城乡发展助力添彩。

2019年,福安市被命名为省级和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020年,福安市被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列为全国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试点县;2022年8月,福安市“路长制”案例被交通运输部作为全国15个典型案例发文推广学习。

一项项成绩,一条条建设质量优、管养效果好、路域环境美的“四好农村路”,描绘了福安美丽乡村新画卷,串联起乡村和群众生活新希望,老百姓实现了“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公交,物流到家门”的美好生活愿景。

每逢周末,柏柱洋斗面村人来人往,坐落于此的闽东苏区纪念馆吸引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当地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农家乐、民宿快速发展。

“以前是泥巴路,车子进不来,游客自然少,现在不一样了,县道霞楼线直通村里,道路不仅平顺宽敞,游客数量也增加了。”林惠全是斗面村人,也是闽东苏区纪念馆的讲解员,他告诉记者,随着霞楼线不断提档升级,闽东苏区纪念馆日接待游客量最高时达上千人次。

建一条路、串一路景、兴一方产业、富一域百姓。近年来,福安市大力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项目,持续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不仅为沿线产业发展提供便捷高效运输条件,还将沿线多个旅游景点串珠成链,大力促进农村公路与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等深度融合,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和沿线群众就业增收。

铺下的是路,连起的是心,通往的是富。未来,福安市将继续秉承“修好一条道路,搞活一片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的发展思路,不断丰富“四好农村路”建设内涵,着力打造助力乡村振兴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为乡村振兴赋能增色。 (闽东日报记者 黄璐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