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周宁:激活“地标”效益 助力乡村振兴

2024-11-15 10:51:36  作者:张瑜 李何颖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今年花生依旧很畅销,1个月左右就卖完了,让我们有了扩大种植规模的底气和信心。”近日,在周宁县玛坑乡宝岭村,村两委正精心谋划全村产业发展,计划推进花生扩种。

在周宁,只要提到宝岭村,首先就会想到“宝岭花生”。宝岭村种植花生历史悠久,因其土质好、日照长,种出的花生颗粒虽小,但粒粒饱满,细细咀嚼,唇齿留香,“宝岭花生”的名声不胫而走。2016年,“宝岭花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近年来,为进一步擦亮“宝岭花生”特色品牌,促农增产增收,宝岭村通过“支部引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推进花生种植规模化、标准化,形成“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目前,该村花生种植基地面积200余亩,其中,支部领办合作社种植50余亩,带动全村60余户村民种植150余亩。

与此同时,宝岭村还在品牌价值、品牌形象、品牌传播和品牌战略发展上持续发力,全方位打造“宝岭花生”品牌。

“2023年以来,在县、乡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村高标准建设了集‘洗、选、卤、烘、装’为一体的现代化花生加工厂,设计了产品新包装,并借助乡里发展电商、直播基地的契机,成立直播团队发展电子商务,使宝岭花生种植从田间地头到加工车间,从一家一户到产业集聚,从线下买卖到‘互联网+’,切实推动宝岭花生产业提档升级。”宝岭村党支部书记孙绳彬说。

“身份”加持,“身价”倍增。“宝岭花生”这一枚地理标志产品正扎根田野,带动一条条产业链,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在周宁,一个个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乡村振兴新画卷增光添彩的故事还有许多。

周宁县围绕高山马铃薯这一主导产业,不断扩大种植、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打造马铃薯全产业链,让一颗颗“小土豆”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豆豆”;周宁县以“周宁高山云雾茶”公共品牌建设为主导,加快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周宁茶香飘向更远的远方,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10.77万亩,种植茶树品种20多个;纯池镇对纯池小径笋产业实行“五统一”管理,并拓展产业链,探索网络电商,推动纯池小径笋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群众增收“节节高”。

一个“地标”惠及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近年来,周宁县立足“高山”“高优”优势,围绕“三链”融合发展,打造了高山马铃薯、高山冷凉花卉、高山茶叶的“3+N”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并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培育、保护和发展工作,全力推动地标产业高质量提升,真正实现地理标志强特色产业、富百姓口袋。

目前,周宁县共有“周宁高山马铃薯”“周宁高山云雾茶”“宝岭花生”“官司云雾茶”“纯池小径笋”“周宁高山百合”“周宁高山杜鹃”“周宁土豆”8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些耳熟能详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正成为周宁乡村振兴的“助推器”。(闽东日报记者 张瑜 通讯员 李何颖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