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福安:先行先试 探索电动渔辅船应用“无人区”

2025-01-26 10:24:59  作者:陈雅芳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波光潋滟、鱼跃水面,1月20日,福安市下白石镇宁海村周边海域,“蓝海渔歌”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展示平台管理人员龚仙群正驾驶电动船舶,带领游客沉浸式体验渔排旖旎风光。

“用上电动船舶,噪声小、无气味,游客观感好。”龚仙群笑意连连,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每趟出游成本降低了不少,“用柴油时,出游一趟,成本要20来元,现在只要几元。”

电动船舶应用为宁海村打造“渔+旅”新业态,建设“海上田园 多彩渔村”增添了新动能。围绕建设“电动福建”总体部署要求,依托地域船舶建造资源基础和在电动化转型上先行一步的产业优势,近年来,福安积极拓展电动船舶在渔业中的应用场景,先后出台了《“电动福安”船舶发展规划》《福安市开展12米以下近港作业新能源船舶规范化先行先试工作方案》等文件,为电动船舶产业链的系统性发展和乡镇纳管“减一增一”船舶新能源替代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同时,引导船舶企业从“研发、配套、总装”三端发力,在下白石海域建立试点,开发试验各类满足沿海小船技术规则的电动船型,探索传统近港作业船舶的新能源替代技术路径、运营模式。

多管齐下,电动渔辅船在福安开花结果。“2024年,我们推出了‘闽福安渔养’系列电动渔辅船,目前已经完成9艘,‘养’字头电动渔辅船在全国算首例。”福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梁介绍。

电动渔辅船最大难点在于12米以下近港作业船舶入籍难。围绕堵点,福安与中国船级社福州分社签订新能源船舶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福安区域生产、销售、使用的电船提供图审、检验、发证、管理、船舶区域性管控、示范基地阶段性评价等服务。“目前,我们生产的电动渔辅船通过中国船级社和上级海洋渔业、交通运输部门认可,获得《沿海小船检验证书》《渔业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和《渔业船舶国籍证书》,成为国内首批纳入中国渔政指挥系统管理的小型电动船舶。”刘梁说。

电动渔辅船推广开来,配套设施不可少。目前,福安已在沿海乡镇布局建设岸电、渔排充电等基础设施,设置多个免费试运行直流充电桩,让渔民在作业时能进行快速充电。“用了一段时间电动渔辅船,好处显而易见,随着充电设备日益完善,我现在慢慢淘汰掉之前的柴油动力船舶。”下白石镇宁海村村民林通勇连连称赞,并表示向身边其他养殖户和渔民朋友推荐。

电动渔辅船日益普及,技术也在不断迭代升级。目前,福安在电动渔辅船“三电”系统中植入新技术,通过科技赋能,保障渔民安全作业。“我们在‘三电’系统中植入包含电动船舶电量、轨迹、充电时间的管理系统,通过手机就能实时监测船舶运行情况,实现线上管理,保障渔民安全作业。”福安市船舶修造产业专班办公室副主任余春介绍。

目前,福安已初步形成上游研发设计,中游总装建造、“三电”系统研制、运营基础配套和下游船舶应用的电动船舶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但着眼未来,造价高、受众购买意愿不强等问题仍成为电动渔辅船进一步辐射开来的掣肘。如何破解制约瓶颈,抢占电动船舶发展新赛道?“围绕船舶产业链招商,以强链延链补链降低建造成本,同时加强与技术机构合作,提升船企生产工艺,与金融机构协商,以细化的金融消费政策降低受众购买门槛。”福安市工业和信息化服务中心主任李宇轩表示。(闽东日报 陈雅芳)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