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二月二”来会亲 两岸同心共筑民族魂

2025-03-01 19:55:00  作者:潘月容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东南网3月1日讯(本网记者 潘月容)中华一家亲,两岸鱼水情。3月1日,以“中华一家亲·山海宁德·福籽同心”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二月二会亲节暨福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活动在福鼎市佳阳畲族乡双华村启动。

启动仪式。东南网记者 潘月容 摄

当天上午,彩旗招展、鼓乐喧天。走进双华村,身着凤凰装、头戴银饰的畲族村民以打糍粑、敬献畲家迎客酒、发喜袋等特色仪式迎宾,再现“盘餮市远少兼味,米酒满坛歌当床”的畲家待客之道。

开场舞《二月二龙抬头》。东南网记者 潘月容 摄

活动现场,两岸文艺演出碰撞出璀璨火花,10多个节目轮番上演:台胞歌手以《外婆的澎湖湾》唤起乡愁共鸣;畲族少儿舞蹈《板鞋踏歌乐悠悠》展现团结协作精神;群舞《撑起一片天》以肢体语言演绎畲汉共拓山海的壮阔史诗……

少儿民族舞蹈《板鞋踏歌乐悠悠》。东南网记者 潘月容 摄

在非遗工坊展示区,畲族老人演示织裙带、编斗笠、扎蓑衣等传统技艺,指尖翻飞间,一件件承载智慧的手工艺品渐成雏形。畲族服装体验区,往来游客争相体验民族服饰,了解服饰工艺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特色小吃乌米饭受众多小朋友的青睐。活动现场热闹非凡,营造出浓浓的会亲节节日氛围,提升了双华村形象。

原生态备歌表演唱《金乡新貌》 。东南网记者 潘月容 摄

据悉,双华“二月二”会亲节源于明末清初畲族先民迁徙史,始于1644年,是畲民祭奉先祖、祈愿平安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家家户户开门纳客,邀请亲朋好友前来相会、看戏、祈福、对歌。

游客在民族工艺展区了解民族工艺品。东南网记者 潘月容 摄

如今,这场畲族传统节庆,在传统祭祀、对歌会亲的基础上,融入民俗展示、文旅体验等现代元素,以非遗为纽带,以亲情为桥梁,汇聚两岸同胞,共叙民族情谊,共绘乡村振兴蓝图。

此次活动还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深度融合,突出闽台民族融合发展特色,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故事,办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事,聚人心、筑同心,深化拓展“二月二”内涵,注重与文化传承、旅游发展、产业带动、两岸交流等联动,持续提升民族文化品牌效应,构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福鼎市是福建省民族工作重点县市之一,也是畲族主要聚居地之一,现有畲、回、满、侗、瑶等32个少数民族4.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4%,其中畲族群众达3.2万人。近年来,福鼎市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民族事业发展以及民族特色村寨打造上下功夫、出实招,利用区位优势深入开展了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效。目前“二月二”会亲节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瑞云“四月八”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福鼎市重要的特色民俗文化品牌。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