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行福建省分行:竭尽金融所能,服务福建高质量发展

2025-06-27 08:56:54  作者:   来源:建行福建省分行   责任编辑:王予捷

上世纪90年代初,福州只有两座跨江大桥,过桥堵车一两个小时成了常态,福州市民盼望拥有一座新的、跨越闽江的大桥。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1991年底,人民银行福州分行提出“金融支持闽江三桥建设方案”,组织以建设银行为首的8家金融机构,创新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解决大桥建设资金问题。以建设银行为例,从1989年工程正式开工到1993年底大桥顺利竣工,该行累计提供贷款超过2.4亿元,保障了“三桥”鳌峰大桥的建设落成。

从闽江三桥、长乐机场、马尾新港、福厦高速等“海陆空铁”建设,到福州旧城改造、华能电厂等民生项目,勾勒出“金融为民”的价值坐标,也见证了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主动适配市场需求,服务福建高质量发展的同向奔赴。

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对金融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为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源头活水和重要指导。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始终牢记嘱托,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供给,竭尽金融所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助力金融强省、金融强国建设,为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贡献建行力量。

聚焦实体所需,适配金融服务

在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一场林权拍卖正通过建行参与搭建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及管理服务平台”火热进行。5宗林场经营权经过27轮竞价,最终以112%的溢价率成交。

“过去林权流转要跑多个部门,还得大老远跑来现场竞价。现在手机上就能完成,林权交易数据还可以用来贷款,太方便了。” 中标的福建省三明市浩森木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黄起财说,凭借沙县农交中心提供的交易鉴证,从建行拿到了95万元的“林易贷”。

“生态颜值”变“生态价值”,这一创新融资模式,是建设银行盘活“绿色资产”的生动实践。经济与金融,是一盘棋,也是共生体。建行福建省分行始终坚持服务实体,扎根八闽大地,为经济活动“量体裁衣”适配金融服务。

科技创新,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

上世纪90年代,一支科技团队融入创新浪潮,开辟“新大陆”,最终成长为福建乃至全国的高科技龙头企业——新大陆科技集团。自创立之初,建行便主动对接需求,通过结算、外汇、中短期流贷结合固贷方式,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不久前,该行又以专业的方案设计和高效的审批效率,为其配置了更符合上市科技企业发展需求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助其优化资本结构,提升长期价值。

当好科创企业“长跑搭档”的背后,是一个被归纳为“五专”的科技金融服务支撑。基于科创型企业轻资产、重智产的特点,建行福建省分行通过“白名单”管理等专项政策,构建“省市县”三级专业架构,创新“技术流”“投资流”等专门评价,丰富“善科贷”等专属服务,深化与省科技厅等单位的专优合作,服务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至5月底,该行科技相关产业贷款余额超900亿元。

民营经济,是福建经济的重要特色、优势和活力所在。

恒安集团是“晋江经验”见证者、践行者和受益者。遁寻恒安集团的成长足迹,建行福建省分行不仅提供国际结算、信用证、现金管理等综合服务,还深化商投一体化,成功协助恒安集团注册全国首支民营企业“熊猫债”。

推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0条,深化“民营企业+工商联+银行”三方协同创新机制,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解读、融资策划、送教上门等“一站式”金融服务……建行福建省分行坚持体系化推动、综合化支持,陪伴超16万户民营企业走向“大而强”“小而美”,助力福建加快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

为了改善木兰溪的生态环境,莆田市从2019年开始实施蓝色海湾整治项目,项目涵江段涵盖红树林湿地等工程。针对这项工程建设,建行福建省分行组建省市联动团队,创新提供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服务。

从深化环评联动,将碳减排行为与贷款利率挂钩,创新系统首笔“碳足迹”“绿证贷”,到深化“股贷债保”服务,承销全国首单供水行业绿色资产证券化票据;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专项再贷款,赋能绿色低碳转型……建行福建省分行逐“绿”创新,助力八闽“点绿成金”。

坚持金融为民,建设美好生活

古田县素有“中国食用菌之都”美誉,全国银耳产量古田十之有九。为支持古田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建行福建省分行打造全产业链、全客群、全场景的“裕建菌”食用菌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全面对接食用菌种植、销售、加工各环节。以为菌农定制的“裕农贷-菌菇贷”为例,通过“批量建档+简化流程+多维授信”等方式,实现线上申请、快速放贷,累计投放贷款超5亿元,惠及菌农3200余户。

金融发展为了谁,依靠谁,谁受益?这是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根本性问题。建行福建省分行的答案是:金融为民、金融利民、金融惠民、金融便民,让金融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初心所向,素履以往。建行福建省分行坚持金融惠民导向,聚焦中小微企业、农业农村等薄弱领域,勇于打破“硬梗阻”,善于创新求索,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得性。

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普惠群体“缺信息”“缺信用”,怎么办?建行福建省分行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通过融资协调机制,为6.6万户小微企业提供授信超530亿元;深化银政、银商、银会等合作引入税务、农机补贴、收单、结算、社保等数据,转化为“融资资本”,实现更精准画像,先后推出“智慧快贷”等大数据信贷产品,普惠金融业务线上占比超94%,当年新发放普惠贷款利率,在2024年下降18 BPs基础上,继续下降29BPs。

金融服务如何精准触达,让不同的群体都能普惠共享便捷生活?建行福建省分行推进智慧政务进网点,与住建、社保、工商、税务等部门合作,全辖网点提供政务服务办理、查询事项超230项;开放共建“劳动者港湾”,并与超100家单位开展文明共建;推广“健养安”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打造“欢孝”适老服务,让老年人更有幸福感。

促消费、惠民生。建行福建省分行实施消费金融专项行动。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文旅等场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2024年以来累计投放个人消费贷款超490亿元。聚焦居民住房消费需求,建行福建省分行持续提升服务效能,做好“保交房”“三大工程”配套金融服务,投放福建省首笔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个人住房贷款,2024年以来累计投放个人住房贷款390亿元,服务8万户家庭。

完善智能风控,筑牢安全防线

传统信贷高度依赖人工,往往要耗费数小时甚至数天时间,还可能面临财务报表“粉饰”占比提升等痛点,风险防控难度不可谓不大。

人工智能加持,让问题迎刃而解。建行福建省分行乘“数”而上,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创新“授信审批AI大模型财务分析功能”,为银行核心授信审批流程引入了“火眼金睛”与“智慧大脑”。

作为生成式大模型在建行核心业务系统的首个应用,该系统通过多源数据整合与智能分析,实现对企业风险的全方位扫描。自2024年7月项目投产至今,自动生成财务分析报告超46万份,调用大模型累计超过470万次,覆盖大中型企业、普惠客户等各类市场主体。帮助使用者多维识别潜潜在风险,制定更加符合其风险水平的金融服务方案。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建行福建省分行坚守底线思维,强化主动管理,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从依托安防物联管理平台等新技术,对全辖金库等重点部位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实时监控,到创新全流程企业级反欺诈管理平台、“反洗钱”智能系统等科技平台,打造智能化风控保护盾,建行福建省分行筑牢“人防+技防+联防”的全方位屏障,坚持以人为本,为群众资金安全保驾护航。

针对非法金融中介、电信网络诈骗等情况,建行福建省分行坚守主阵地,扩大朋友圈,积极联动监管部门、行业协会、消协组织、公安交警等单位,主动联系周边社区、街道、物业等,面向老年人、青少年、新市民、台胞等重点人群,开展特色宣传教育,推进金融消保工作从节点性宣传到常态化科普,共建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