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蕉城芦坪社区:老街焕新貌 居民喜开颜

2025-07-10 10:05:59  作者:余根坤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连日来,虽高温炎热,蕉城区蕉南街道芦坪社区芦坪老街依然人流如潮,不少市民来此打卡留念,游客们举着手机,边逛边拍,为老街美景而驻足。

前些年,老宁德人普遍不爱逛芦坪老街。芦坪老街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是老宁德建成年代较早的传统商业街区,承载着中心城市发展的记忆。随着城市发展,老街日趋萧条破败、杂乱无章,不少住户纷纷搬离。对于许多市民来说,来这条街的目的多半是为了买菜或摆摊,芦坪老街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改变从2023年开始,芦坪老街换上“新装”,有了文创味。当年10月份,芦坪老街改造提升一期项目启动,芦坪社区第一时间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老街改造提升项目“会客厅”,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同时组建了5支党员服务队,逐户上门宣传政策,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项目启动仅两个半月,投入近1000万元,老街就完成了外立面改造及“文创集市+邻里公园”的建设,一条全长480米的“一里时光”芦坪老街正式开街。老城的记忆和年轻人的创意文化交织融合,“一里时光”特色文化街区破茧而出,成了老城区的网红打卡点,商业氛围越来越浓,吸引不少市民前往老街参观。

焕新不单单只是一条街,而是整个社区。芦坪社区位于老城区的中心区域,是典型的“老旧社区”,总面积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00户2.3万人,所辖7个小区(芦坪小区、芦坪花苑小区、华新园小区、阳光嘉园小区、信达豪庭小区、中行宿舍小区、茂盛小区)全部为老旧小区。

对于老旧小区改造,近年来,芦坪社区以社区党组织领办“好厝边”红色物业为抓手,推行“社区干部沉小区,小区党员包楼栋”工作法,推动所辖7个老旧小区红色物业全覆盖,顺利完成芦坪老街区改造,走出一条老旧小区物业党建联建的“芦坪路径”。

改造不单单有改善外观外貌等“面子”,也涉及丰富社区居民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里子”。

7月6日,居民雷阿姨吃完早饭,来到芦坪小区内的“社区工坊”。由社区党组织领办“社区工坊”,主要是解决特殊群体的临时就业。他们因地制宜,引进私营企业入驻,帮助全职宝妈、残障人士、老年人等实现“家门口”灵活就业。

雷阿姨的活是捆扎数据线,她边干活边和记者、工友聊天:“我一天干活有几十元收入做零花钱,同时又能活动身体,来这里有‘伴’,多了个好去处,一举多得。”“这几年小区环境变好了,门口有漂亮广场可以逛。”“小孙女最近放暑假了,说想来我这里住。”……在“社区工坊”里,大家干活时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气氛温馨亲切。

目前,“社区工坊”吸引带动本社区及荷园、鹏程等周边社区近210名居民参与,开办以来实现居民创收30多万元。酒香不怕巷子深,就近打工就能赚到钱,少数家住宁德火车站、宁德汽车南站附近的市民也专程前来打个零工。

此外,针对芦坪社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独居老人就餐难的问题,芦坪社区党支部通过“政府补助一点、社会组织资助一点、老年人自费一点”的“三个一点”模式筹集经费和物资,盘活改造党群服务阵地,投入资金50万元,开办了芦坪社区孝老食堂,老街区的独居老人有了新饭堂。(闽东日报记者 余根坤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