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福鼎仙蒲村:古宅焕新引客来 民宿赋能话振兴

2025-07-10 15:59:00  作者:温丽芬 谢勇鹏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仙蒲山房

盛夏时节,置身福鼎市磻溪镇仙蒲村,绿意盈盈,从高处俯瞰,一座座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错落分布,仙蒲溪由南向北穿村而过,组合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田园画卷。在离村委会不远处,一家来自上海的文创企业流转改造了几溜废弃老宅,建成了一座融合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建筑风格的特色民宿——仙蒲山房。

位于磻溪镇西南端的仙蒲村是全镇距离福鼎市区最远的村落,缘何吸引上海企业落户?民宿负责人秦伟诚给出答案:“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渴望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宁静,仙蒲村正是这样一个远离城市喧嚣、亲近大自然的地方。”

一开始,团队想以“修旧如旧”的理念保留全木结构,却因百年主梁坍塌不得不重构,最终采用钢木与砖混结构结合的方式,将原宅雕花、形制等元素完整保留,让明末建筑风格在现代工艺中得以延续。这种“抢救性保护”模式,既保留了古宅的韵味,又赋予了其新的生机。

民宿正式落地后,与村内文旅资源形成联动,游客不仅能在此体验“慢生活”,还可在村内探访明清古祠、邂逅百年古树群、观赏天然瀑布、体验采茶乐趣,使仙蒲村从“藏在深闺”的传统村落,蜕变为承载文化记忆的文旅打卡地。据秦伟诚透露,节假日期间,民宿入住率达100%,其中还有不少“回头客”。

民宿经济的涟漪效应正改变着仙蒲村。“民宿建设期间就带动了村民就业。”仙蒲村党支部书记林加育细数项目红利:“施工阶段村民参与房屋修缮建设,建成后保洁、杂工等岗位吸纳闲置劳动力,洗衣服、做卫生,家门口就能挣钱。”

村民胡赛玉的变化颇具代表性。花甲之年的胡阿姨平时在村里开小卖部贴补家用,2018年民宿建成后,她通过培训成为保洁员,如今每月固定收入4000元,“走路几分钟就到民宿,既能照顾家里,又不耽误开店。”胡阿姨笑着说。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村里人气的变化。“以前村里冷清,现在游客争着来住民宿、看古建。”林加育表示,上海团队设计的民宿本身就成为“引流密码”,不少游客因民宿慕名而来,进而深度体验仙蒲的瀑布、古树与祠堂文化。人气提升倒逼村容升级:作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仙蒲村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容村貌提升,游客纷至沓来的同时,村民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眼下,随着暑期的临近,这座深山里的民宿即将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目前,民宿已接到7月暑假旺季的多批次订单,“四天三晚”的深度游成为主流,游客在体验明末建筑美学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消费农产品、土特产等,直接带动村民增收。

“留住老房子的魂,才能引来新发展的根。”林加育表示,今后将持续强化村内古建筑保护举措,构建“抢救性保护—创新性活化—系统性传承”的可持续发展闭环,让古建筑群成为激活乡村活力的新引擎,推动传统村落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闽东日报 温丽芬/文 谢勇鹏/图)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