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10:23:52 作者:林耀琳 陈晓峰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
7月8日,走进福安市坂中乡廉岭村丝瓜种植基地,满眼皆是圆润饱满、长势喜人的丝瓜。伴随着阵阵马达声,一筐筐新鲜采摘的八角丝瓜搭乘山地“轻轨”,从半山腰的丝瓜棚接连运出,沿着蜿蜒陡峭的山势平稳行进,直达村中的水泥路边。廉岭村丝瓜种植户吴玉松介绍:“现在正是丝瓜旺季,多的一天收300多斤,少的一天收100多斤,现代农业设施的引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仙岩村民正在采收生态种植的丝瓜 廉岭村地处福安市郊,拥有肥沃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是蔬菜种植的天然宝地。然而,山地地形复杂,坡度起伏大,在未引入山地轨道运输车之前,村民采收丝瓜后运出田间全靠肩挑手提。由于山地地势陡峭,运输过程中不仅耗费大量人力,而且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丝瓜的规模化采摘和运输。而采摘期又恰逢盛夏,酷热难耐,村民劳动强度极大,生产效率难以提升。 2023年,廉岭村积极争取现代农业项目资金,建成了山地轨道运输车,为丝瓜产业装上了“提速器”。轨道车投入使用后,成为农家好帮手,施肥、喷农药、运丝瓜都变得轻松便捷。“以前人工挑运,一天三四百斤丝瓜至少需要两个人,现在有了轨道车,一个人早上5点起床,八九点就能完成采摘和运输工作。”吴玉松介绍。目前,全村丝瓜种植面积已达100多亩,为廉岭村丝瓜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 在坂中乡仙岩村丝瓜种植基地,藤蔓交织成绿网,黄花点缀其间,青翠饱满的丝瓜垂挂架下,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丝瓜作为高温时节生长的蔬菜,极易受到多种虫害侵袭。在农技部门的引导下,村民们采取粘虫板等一系列物理措施进行绿色防治,避免了化学农药的使用,确保丝瓜品相更好、品质更佳。仙岩村党支部书记雷石珠介绍,全村丝瓜种植面积240多亩,口感鲜嫩,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几年村里八角丝瓜已形成品牌效应,带动种植户户均增收4万多元,预计今年全村丝瓜产量500多吨、产值300多万元。绿色防治不仅提升了丝瓜的市场竞争力,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按市场规律办事,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福安坂中畲族乡积极响应政策号召,通过引进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土特产”。曾经“提篮叫卖”的丝瓜,如今成了带动乡亲们增收的富民产业。目前,坂中畲族乡的八角丝瓜种植共涉及16个村,面积1000多亩,年产值约2000多万元,逐步呈现以点带面、扩面成片的规模化趋势。(闽东日报 林耀琳 陈晓峰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