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周宁:多维发力强县域 综合提质谱新篇

2025-08-21 09:35:06  作者:陈容 魏知秋   来源:   责任编辑:王予捷

重点项目“满弦开弓”;工业产业“延链补链”;文旅经济“热辣滚烫”;乡村振兴“步履铿锵”……夏秋之交,徜徉在周宁山乡,目之所及,皆是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今年以来,周宁县持续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组织开展“促消费扩投资比贡献”活动,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62.21亿元、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项目攻坚强根基

8月18日,走进周宁腾宏特种耐磨件自动化建设项目(一期)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工人正在紧张作业。“目前,一期厂房主体钢结构已完成三分之二,研发楼主体同步施工,各环节衔接顺畅,整体进度符合预期。”项目负责人连其銮说。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

瞄准发展方向,周宁县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深化项目建设攻坚行动,项目建设展现出起步稳、推进快的积极态势。

——立足当下优存量。周宁县精准掌握项目建设进度、资金投入等情况,通过精细梳理形成“增量支撑一批”项目清单,抢抓施工“黄金期”,细化施工进度计划、优化工序衔接、按专业交叉施工等方式,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截至6月底,全县共完成项目入库20个,总投资12.23亿元,为完成全年固投目标提供坚实支撑。1月至6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0%。

——立足服务促增量。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个挂钩领导、一个责任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张横道图”机制,落实全过程、全领域、全天候的服务举措,全力向上争取项目落地所需的土地、林地等资源要素。截至7月,16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59亿元,超序时进度1.68个百分点。

——立足长远扩总量。抢抓“十五五”规划编制和增量政策机遇,紧跟国省战略走向、紧盯政策资金投向、紧贴民生需求导向,找准周宁对接落点,围绕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能源水利、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提前挖掘、包装储备一批重大项目。

抓项目的同时也要强招商。周宁县印发实施《产业项目招商工作方案》,聚焦特色优势产业,以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和重要客商为主线,紧盯发展不锈钢深加工产业、锂电新能源、高山冷凉花卉等产业链,绘制产业招商图谱,成立11个招商“小分队”,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切实提升招商引资工作质效。

上半年,该县已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45.73亿元,年度目标完成率130.6%。

产业发展增动能

周宁高山晚熟葡萄迎来丰收。刘志玮 摄

眼下正是周宁高山晚熟葡萄成熟时节,走进徐万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棚,一串串果实饱满的“烈焰红唇”缀满枝头。葡萄架下,工人动作娴熟地将剪下的葡萄装入筐内。

产业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周宁县拿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水电、高山高优农业、文旅等传统产业和不锈钢、医疗康养等新兴产业竞相发展——

工业经济动能强劲。紧抓全市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延伸布局契机,全力推动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建设。

银海万向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对产品进行人工全检。叶晓晖 摄

走进周宁县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银海万向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直径0.18毫米的精密针管正以每小时7万支的速度下线。“我们执行高于国标30%的质量标准,产品远销欧美及其他5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总经理王爵东展示了企业的“隐形冠军”实力。

据悉,今年上半年,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内26家规上不锈钢深加工企业实现产值15.67亿元,贡献了全县近五成的规上工业产值,逐步形成“大管顶天立地、小管铺天盖地”的特色产业集群。

同时,周宁依托站前工贸科技园和梨坪铸造产业园,积极招引电机配件、按摩器等下游产业链,落地十恒黑色金属、耐磨钢球生产、汽车零部件总成等“链上”项目,加快形成多点支撑的工业格局。

周宁县多形式开展文旅促消费活动,全力提升县域社会消费水平。叶晓晖 摄

“文旅+”促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作为全省首个同时拥有“中国天然氧吧”和“全国避暑旅游目的地”称号的县份,周宁坐拥中国鲤鱼文化之乡、九龙漈·鲤鱼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39项国家级及以上品牌。

今年以来,该县深挖资源禀赋,着力打造“24℃康养空间”文旅品牌,推出周宁24景、24式、24味、24菜、24鲤等系列文旅产品,并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推出《文旅促消费八条措施》和一揽子细化服务,举办“清新福建康养周宁”推介周、福建省自行车联赛(周宁站)以及“两岸人间烟火”美食周等系列特色活动,进一步提升周宁知名度、美誉度,千方百计引客来。

据统计,上半年,周宁县接待旅游人数303.6万人次、同比增长20%,旅游收入22.97亿元、同比增长16.5%。

周宁县立足优势,发展高山冷凉花卉产业,催生“美丽经济”。魏孙亮 摄

生态佳,才能“生态+”。立足“高山”“高优”优势,周宁县大力发展高山冷凉花卉、马铃薯、云雾茶等“3+N”特色产业。

今年以来,该县积极争取省市乡村振兴示范补助资金,统筹推进冷链物流仓储配送中心、茶产业小微园、高山花卉基地一期以及2025年省级花卉产业、省级林下经济重点县等项目建设,巩固提升“薯、蔬、菌、花轮作”示范基地,招引周宁农业公园等优质农业项目。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1亿元、增长4.5%。

生态宜居惠民生

诗意紫云、水韵溪口、七彩后洋……这个夏天,周宁县一个个美丽乡村串珠成链、连片成景,展现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独特魅力。

好生态带来好生活。周宁县以环境美促进生态美、乡村美、产业美,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和美乡村全域起势。高标准编制《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在全力建好16个市级金牌旅游村的基础上,深化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晋级、“五个美丽”建设,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

宁德首条跨高速县道X952社陈线提升工程正式通车。叶晓晖 摄

咸村镇樟源村的蜕变是生动例证。通过实施村道白改黑、自来水改造、农房外立面改造等项目,昔日的“脏乱差”村庄如今焕发新颜。特别是樟源溪沿岸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让村民有了休闲公园、彩虹步道等新去处。

截至目前,全县实现“基础版”村庄全覆盖,建成“标准版”村庄112个、“提升版”村庄56个。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周宁县稳步实施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创建工程和“循迹再奋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培优工程,常态化开展“闽东之光·文化惠民”主题系列活动,让文化繁荣赋能乡村振兴。

同时,稳步推进省级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建设,深化“党建聚力为民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发挥坂坑村“十五三一”联户帮治、云门村“逢六说事”等典型案例指导作用,推动打造更多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周宁样板”。

在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周宁县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构建“三绿并举、四库联动”的“1+1+2”政策制度保障体系,实施“一城、两区、三廊、多点添绿”攻坚行动;持续关注教育领域,县教育发展基金总量近8000万元,筹备成立周宁县健康基金,开展师范类教育人才定向培养工作;谋划实施总投资13.23亿元的城市建设项目,开通“绿巨人”动车组列车福州至衢州往返班列,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接下来,周宁县将立足于干、着眼于干、落脚于干,奋力攻坚全年目标,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顺利开局,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周宁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闽东日报记者 陈容 通讯员 魏知秋)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