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5 21:28:58 作者:潘月容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
东南网7月14日报道(本网记者 潘月容)盛夏的宁德山野间,果农们正穿梭于累累硕果中,金黄、艳红、翠绿的色彩交织成丰收图景。杨梅的酸甜、羊角蜜的清新、荔枝的馥郁、水蜜桃的蜜香在空气中弥漫,这些滋味不仅承载着土地的馈赠,更串联起一条条通往富裕的产业链。 果农在给自家的羊角蜜装箱称重。东南网记者 潘月容 摄 六月底,记者走进福鼎前岐镇大岳村,看到果农潘兴同在给自家的羊角蜜称重装箱。潘兴同拿着形似羊角的青绿果实,汗珠顺着晒红的脸颊滑落,介绍道:“这瓜熟得正好!我这50亩的羊角蜜,亩产1600公斤左右,最近每公斤有4元的收购价,一亩地就有6000多元进账。”收购商杨先生一边验货一边赞叹:“大岳村的羊角蜜品质好、甜度足、口感脆,在浙南地区特别抢手!今天打算购入近5000斤的羊角蜜,这是第二车,还需要一车才运得完。” 果农采摘最后一批已经被预定的杨梅。东南网记者 潘月容 摄 顺着山势向上,杨梅林间又是另一番景象。六月底杨梅采摘虽已进入尾期,但果大味甜的东魁杨梅仍不愁卖。“这刚采摘的几框杨梅前几天就已经有人预定走了,杨梅采摘完接下来就等桃子成熟了”果农潘兴祥一边采摘杨梅一边介绍道,自己除了种植100株杨梅树外,还种了200余株的桃树、李树,待果子成熟时又有一笔收入。 刚采摘的杨梅。东南网记者 潘月容 摄 近年来,前岐镇立足各村资源禀赋,以差异化发展思路打造特色农业品牌:照澜村深耕东魁杨梅种植,以果大味甜赢得市场美誉;柯湾村依托千亩桃园,打造水蜜桃采摘观光产业链;西宅村培育苦柑特色品种,以错季上市赢得竞争先机;薛家村则以山羊养殖为支点,撬动循环农业新动能。这些“一村一品”项目串珠成链,共同构筑起“花香果海”的产业版图,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古田水蜜桃。图源古田发布 你方唱罢我登场,素有“水果之乡”美誉的山城古田,也迎来了水蜜桃成熟季。据了解,古田水蜜桃作为八闽珍果之一,极具地方特色,其采收期一般从每年的6月下旬至8月中旬左右,目前水蜜桃栽培面积达3.6万余亩。 古田县平湖镇官州村的4000余亩水蜜桃进入采摘季,比起早桃,中晚熟水蜜桃由于光照时间长,口感更甜,更受市场欢迎。该村每家每户都种了不少的桃树,对于水蜜桃的销售村民们信心满满,他们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便捷的网络平台,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等社交媒体发起销售攻势,采用“直播带货、网上订购、快递到家”的模式,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还大大提升了收入水平。 村民曾碧玲、曾陈生姐弟俩在自家的果园搭建直播间,详细地向网友们介绍古田水蜜桃的生长特性、口感及营养价值,吸引不少网友询价下单。“水蜜桃十斤一箱的包装,价格能卖到100多元,销往全国各地,每天都能卖四五百件。”曾陈生介绍道。 盛夏的阳光洒满宁德的山野与村落,沉甸甸的果实不仅填满了果农的箩筐,更充盈了他们的钱袋,勾勒出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从福鼎前岐镇 “一村一品” 的特色农业矩阵,到古田县水蜜桃借助电商走向全国的广阔路径,宁德的水果产业发展正以 “土地馈赠 + 产业思维” 的双轮驱动,书写着富民强村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