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警红”协守翠屏湖 共织安全守护网

2025-07-28 09:30:48  作者:陈薇 张宝珍 陆勇青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走进古田县公安局翠屏湖派出所红十字救护站,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多功能救援担架、救生浮筒等设备一应俱全,成为守护群众安全的“硬支撑”。

为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充分发挥警民联合救援能力,2023年9月,古田县公安局翠屏湖派出所携手古田县红十字会启动“生态警务警红携手”共建机制。双方合作从单纯的物资支援,升级为“设备+人才+服务”全链条协作,为筑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基注入合力。

复合型救援力量由此向上生长。古田县红十字会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为派出所培训水上安全救生员2名、应急救护师2名。民警身兼两职,既能执法办案,又能化身“生命守护者”,遇到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开展专业急救,无需等待外援。

在古田,37.1平方公里的翠屏湖不仅是4万多移民的乡愁记忆,更是当地群众的“母亲湖”。如今,翠屏湖派出所与古田县红十字会携手编织的“智慧生态防护网”,正以科技赋能守护生态,以公益协作托举生命,让“清波安澜”成为最美的风景。

“请注意,您已进入危险区域,请立即返回安全地带。”金堤码头AI视频预警系统突然响起语音提示。这是翠屏湖派出所打造的“智慧安全防线”,划定的危险区域蓝线,一旦有人越界,现场喇叭就会自动驱离,指挥室同步预警,实现“危险未发、救援已动”。

科技之外,还有看得见的守护网。沿湖40多块警示牌背后,古田县红十字会与翠屏湖派出所联合城东街道等6个沿湖乡镇悬挂的救生圈随时待命;码头户外大屏里,防溺水短视频循环播放。世界急救日,红十字志愿者与民警一道,手把手为景区工作人员、游客教授心肺复苏技能;中小学开学季,“水上安全进校园”活动走进沿湖学校,用情景模拟教会孩子们自救互救,红领巾警队小队员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传递安全理念……专业力量延伸至全民参与,守护安全的网络越织越密。

每年夏季,翠屏湖成为市民的亲水胜地,“警红”联合队伍开启“白+黑”值守模式——白天徒步巡查、下水口劝导、无人机高空喊话;夜晚摩托艇巡逻、视频监控轮值。2024年1月,一名女子在翠屏湖游客中心码头落水,危急时刻,正在附近巡逻的民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凭借专业的救援技能紧急施救,并及时送医救治。三年来,这样的救援已成功完成19次。

2023年环翠屏湖半程马拉松赛事上,“警红”联合救援队全程布点,红十字救护员和派出所民警携带AED值守补给站,用专业协作筑牢赛事安全屏障。2025年内河交通综合应急救援演练中,“警红”协同演练水上搜救、伤员转运、现场急救,磨合出“3分钟响应、10分钟抵达”救援闭环。

“不仅要救命,更要护生态。”这是翠屏湖派出所与古田县红十字会的共同追求。现在,游泳协会成员、护林员、水产养殖场职工等也加入守湖者行列,成为翠屏湖警民志愿者,守护一方群众平安。

随着翠屏湖生态愈发向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常来栖息。岸边,红十字与警徽交相辉映的身影,与湖光山色同样动人。这个“保护”与“守护”的故事,既是红十字精神扎根基层的生动注脚,更是社会力量协同共治的温暖实践。(闽东日报记者 陈薇 通讯员 张宝珍 陆勇青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