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闽江三桥到八闽宏图,看建设银行的“善建”足迹

2025-07-24 09:38:52  作者:   来源:建行福建省分行   责任编辑:王予捷

盛夏榕城,华灯初上,鳌峰大桥虹梁跨水达古通今,串联起“海西3D灯光秀”,成为观赏现代繁华与千年水韵闽都的“网红打卡点”。

建行参与支持建设的鳌峰大桥(闽江三桥),成为福州海峡金融商务区经典观景点。陈捷 摄

这座被老福州人称作“闽江三桥”的鳌峰大桥,记录着30年来福州坚持 “3820”战略工程思想,一路“东进南下,沿江向海”的沧桑巨变,也见证着建设银行的“善建”实力──创新运用“项目评估+银团贷款+建设债券+临时贷款”等组合产品,解决闽江大桥建设资金问题。

哪里有重点建设,哪里就有建设银行。从闽江三桥、长乐机场、梅坎铁路、福州江阴港、福厦高铁等路网的互通互联,到宁德古田溪水电站、福州煤气工程、福建“一闸三线”引调水工程等民生项目的落地,一个个“链”通八闽的重点建设、重大项目的背后,都印刻着建设银行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与实践启示,传承善建基因,创新金融工具,服务地方建设的时代足迹。

这一桥,跨出三个创新突破

上世纪90年代初,福州仅有解放大桥和闽江大桥两座跨江大桥,过桥堵车一两个小时成了常态。交通动脉不畅,极大制约了城市发展。

在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推动下,福州首次尝试批准以业主形式成立福州市闽江三桥建设公司,负责筹集建设资金、监督工程建设,以及投入使用后征收过桥费和还贷、管理和养护。

1992年建设中的闽江三桥 黄立新 摄

彼时,闽江三桥没有列入国家投资建设计划,福建省财政能支持的资金也很少。而该项目概算总投资近2亿元,急需长期稳固、及时有效的资金支持。

从筹建初期,派人协助主管部门对建桥进行项目评估,为工程的概算审查、投资受益等方面提供合理化建议,到协同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牵头联合7家金融机构向闽江三桥提供银团贷款超1亿元,并主动承销“福州市闽江三桥建设公司建设债券”4600万元,再到统筹调剂发放周转贷款,助力工程提前2个月竣工,建设银行充分发挥基建服务优势,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助力实现“三桥连两岸,闽江飞彩虹”。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承销的闽江三桥建设债券50万元券

一座桥,映照一座城的金融血脉。“闽江三桥”的这一跨,也跨出了建设银行服务基本建设的三个“创新彩蛋”:该笔由建设银行主办首推的银团贷款,是福建省金融系统第一次以银团形式向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发放贷款;建设银行全权负责“闽江三桥”贷款项目评估,推动项目评估范围从原来单一的建贷项目扩展到银团贷款和中外合资项目;主动适应市场改革,把服务“触角”延伸到建设运营全过程,为业主提供从建设交付到营运还款全流程服务。

窥一斑知全貌。翻开福建交通的“逆袭史”,一代代建行人逢山开路、依海建港,助力福建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市有高铁、县县通高速、镇镇有干线”。

1956年,鹰厦铁路工程兴建,建设银行在铁路建设沿线设立办事处,提供全线就地金融服务。1993年,福建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全面铺开,建设银行利用在中长期贷款上的优势,全力支持横南铁路、漳泉肖铁路、武夷山机场等项目的建设。2009年,京福铁路闽赣段项目建设,建设银行为项目提供44亿元融资需求,为中国(福建)自贸区和“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吸引力与辐射力提供重要支撑。2023年,福建首条时速350公里的福厦高铁正式通车,建设银行加强银团合作,累计送去超15亿元的金融“东风”,保障重点项目如期建设完工……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支持建设的莆田湄洲湾码头项目

为保证资金成本低廉、及时到位,建设银行还以非信贷融资等多元化金融方式进行对接,为福建打造“三纵六横两联”综合运输大通道,不断注入金融活力。

这一炼,“链”出千亿能源产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福建还是全国几个贫油省份之一,缺油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石化与福建省人民政府签订合资建设福建炼油厂协议书,1990年,福建炼油项目在泉州泉港破土动工。

为了更好地服务福建炼油项目,建设银行成立福建炼油厂专业支行,通过早介入、早评估,为项目提供信贷资金、审价结算等从基建到生产经营的一条龙服务。在建设银行的助推下,福建炼油厂仅用40个月就建成投产,跑出当时国内炼油厂建设速度的新纪录。

1993年,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支持建设的福建炼油厂全面投产

因福建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建设需要,福建炼化公司与埃克森美孚中国石油化工公司、沙特阿美中国有限公司合资设立福建联合石化公司。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银行担任联合财务顾问和担保代理行的角色,帮助企业顺利提交项目联合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融资计划,并给予企业20%以上的银团融资;配套包括外汇结算、贸易融资等综合服务,助力福建联合石化乙烯装置顺利投产。

由福建炼化公司承建的福建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一期项目也有着“建行故事”。该项目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海峡两岸合作石化项目,也是国家七大石化基地之一古雷港石化产业基地的乙烯产业链核心项目。建设银行为项目定制了包括固定资产贷款、外汇结算、民工惠等全方位、全周期的金融服务方案。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为古雷石化园区提供综合化服务,图为古雷石化园区核心区。詹照宇 摄

万事从来贵有恒。从炼油到乙烯,从泉港到古雷,福建炼化公司产品研发的不断升维,产业基地的不断延伸,既映射出福建石化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活力,也书写了建设银行助力福建石化产业“从零起步”到“千亿竞速”的长情相伴。

围绕福建从原油炼制到精细化工的产业链,建设银行根据项目主体差异化金融需求,运用银团贷款、设备更新再贷款、省市技改贷款、绿证贷、绿电贷等综合融资,加大对石化产业等领域的中长期贷款支持,推动石化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截至6月末,建设银行在闽的石化产业相关贷款余额近300亿元。

建设银行福建漳州分行工作人员走访福建海泉化学有限公司,了解企业贷后生产情况

放眼八闽,不止是福建石化产业的聚“链”向新,还有福州红庙岭生态园区的“变废为宝”、国投湄洲湾电厂的“绿色转身”、漳州东山杏陈海上光伏项目的“追光向新”、华电新能源集团实现年度最大规模A股主板上市,建设银行融入现代能源体系建设,聚焦风光水电新型能源建设和传统能源低碳转型,组建专业团队、定制专属方案、开展专项调研,源源不断地将低成本、更便捷的金融“活水”精准送达能源产业。截至6月末,福建省分行支持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福清核电、福建宁德周宁抽水蓄能项目等重点能源项目超200个,能源产业相关贷款余额超490亿元。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大力支持福清核电建设,图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项目现场

这一路,向绿向新向未来

当前,新福建建设拼图加“数”绘制,建设银行“善建”足迹依然清晰可见:发挥“建”字号优势,围绕智慧物流园、老旧小区改造、新能源、海上风电等领域精准发力,支持福建构建链通南北的现代产业体系;“贷”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门户枢纽互联互通,推出中印尼“两国双园”服务20条、服务两岸融合专项措施30条,助力生态文明试验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国字号”战略落地福建。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积极支持福清元洪功能区建设,助力中印尼“两国双园”构筑开放合作新高地。图为中印尼“两国双园”中方园区(林双伟/摄)

在大量服务重点建设、重大项目的过程中,建设银行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修炼“内功”,跑出新时代的“建行速度”:在业内创新推广“项目前期贷款”,为福建省木兰抽水蓄能电站、宁德霞浦海上风电场B区等重点项目提前部署信贷资金,助力项目尽快开工;聚焦传统能源转型升级,创新适配技术改造贷款,用好碳减排工具,助力钢铁、火电等产业“老树发新芽”;将原来的审查工程预算业务转变为审查工程造价业务,创新整合推出12项造价咨询产品,形成服务重点项目建设的“建行方案”,承接福州数字会展中心、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等重点工程。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为宁德古田泮洋风电项目适配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助力“吹绿”生态风电变风景

为进一步提升基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银行对外深化与政府机构常态化沟通,密切跟进项目进展,提前做好金融支持准备;同时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张富清金融服务队,通过实地走访、团队服务等形式,推进金融服务精准对接。截至6月末,1000余支张富清金融服务队和党员突击队遍布全省各地。

建设银行福建莆田分行绿色金融团队走访创能涵江兴化湾10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建设现场

一组数字清晰记录了建设银行与八闽建设双向奔赴的成果:1954年-1993年履行专业银行职能,福建省分行经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省所有的重点项目,累计拨款和贷款超过850亿元,为1万多个建设项目提供了金融服务,1993年向商业银行转轨后,福建省分行继续发挥传统优势,积极支持地方重点建设,截至6月末,基本建设贷款余额超1000亿元;自1997年被首批认定为工程造价咨询甲级资质以来,已承接工程造价咨询业务超2200亿元。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为海峡文化艺术中心提供工程造价服务

源浚流长,应变求新。建设银行将继续传承“善建”基因,唱好“协奏曲”,打好“创新牌”,推进“基建服务”与“八闽建设”双向奔赴,广引金融“活水”向绿向新向未来。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