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要闻 > 正文

“先诊疗后付费”开启就医新模式

2025-07-30 09:17:12  作者:黄璐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市卫健委积极践行“四下基层”,将“先诊疗后付费”举措不断向基层延伸覆盖,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先诊疗后付费”开启就医新模式

“先安心治疗,费用的事后面再说。”深夜,当救护车载着突发心梗的陈阿婆冲进古田县医院时,急诊科医生的这句话,让陪同就诊的女儿林晓梅(化名)红了眼眶。这个来自古田县鹤塘镇山区的单亲家庭,此前因凑不齐住院押金而着急,如今只需一张医保卡,就可以“先诊疗后付费”,为患者打开了生命通道。

这一暖心场景背后,是宁德市在全省率先创新实施的“先诊疗后付费”医疗服务模式。该模式因其显著的惠民成效,获得广泛认可,被列入2025年福建省为民办实事项目清单,同时国家卫健委将“先诊疗后付费”相关内容列入卫健系统为民服务实事项目清单。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卫健委积极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将这一改革举措不断向基层延伸覆盖,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把群众关切的关键小事办成惠民实事。目前,“先诊疗后付费”医疗服务模式已在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推行,覆盖全市1738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今年以来,累计惠及群众682.57万人次,减少垫付费用4.41亿元。

“先诊疗后付费”模式聚焦群众“看病难”的痛点堵点,从就医流程着手,打破传统“先交钱后治病”的模式。凭借医保卡升级为“信用身份证”的技术支撑和分段结算的制度设计,让患者实现“零押金”入院。这一模式实施以来,实施对象从最初的农村贫困住院患者扩展到全市医保参保人员,涵盖门诊、住院、急诊全场景。市、县两级卫健系统领导干部主动走访调研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加大宣传推广和政策解读力度,推动“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直达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基层一线。

为了让这一惠民政策落地生根、发挥实效,市卫健委以改作风优服务为基石,认真贯彻落实学习教育“改进工作作风”要求,推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临床一线。开展“院长就医体验日”活动,要求各级医院院长每月至少抽出一天以普通患者身份体验就医流程,有针对性地整改提升。同时,针对群众反映的“手续办理时间长”“窗口反复跑”等问题,全市公立医院全面取消门诊预存预交金及诊察费预扣,推行诊室扫码一次性结算,设置“一站式”服务平台,出院手续办理时间缩短至8分钟。部分医疗机构还推出“诊间结算”服务,患者无需离开诊室,在医生开单后扫码支付即可取药或进行检查。医院就诊流程从7个步骤减少到3至4个,平均等候时间从30分钟锐减至3分钟,二级以上医院诊间扫码支付已全覆盖。

“先诊疗后付费”新型诊疗服务模式有效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提升了服务效率,是我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一次生动实践。下一步,市卫健委将持续聚焦群众就医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问题,积极实施免陪照护服务、百名医师下基层、HPV疫苗免费接种等为民办实事项目,不断提升群众医疗服务满意度。(闽东日报记者 黄璐)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