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要闻 > 正文

牢记嘱托奋勇争先 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2025-08-01 09:50:30  作者:吴枋宸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牢记嘱托奋勇争先 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中共宁德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号角激昂,足音铿锵。

7月30日,中共宁德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召开,为全市发展擂响新一轮昂扬的战鼓。全会传递的新信息、谋划的新思路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立足本职岗位,积极践行“七大行动”,同心同德干事创业,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习中进步,交流中成长。会后,宁德法院第一时间组织学习贯彻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法院干警们结合会议精神和自身岗位实际展开热议。

市法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王锦熙表示,全会总结成绩振奋人心、谋划部署目标明确、推动落实坚定有力,为人民法院积极发挥服务保障作用指明了方向。宁德法院将聚焦市委全会“七大行动”重点部署,找准结合点、切入点。加强跨区域司法协作,推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协同中心运行,继续用好“联合共益执破”、执破互通等创新机制,加强新领域新赛道的司法供给,为发展实体经济、塑造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切实推动我市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中走前列。

“全会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举措,围绕全会明确的目标任务,结合市应急管理局的职能职责,我们感触颇深。”在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姚剑明看来,只有守好安全发展底线,才能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下一步,全市应急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以健全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为抓手,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建设,完善风险排查和防灾减灾机制,坚决压实责任、细化措施、闭环管理,以讲政治、抓落实、敢担当的精气神和作风切实扛起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的政治责任,把全会精神转化为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的强大力量。

“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的胜利召开,为今后一段时间的组织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方向。”福安市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常务副部长吴雄认为,必须把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加快建设“大坦洋”等重点片区党委,聚焦干部政绩观教育和年轻干部能力提升,用好“四下基层”实践锻炼、“离任交接在基层”主题课堂和“千名干部进千企”等活动,牢牢把握开展“人才兴链”行动契机,着力加强产业领军、技能人才和乡土人才培育,用好“产业链特聘专家团”等专业人才队伍,以“人才兴链”进一步擦亮县域重点产业链“金字招牌”。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兴,则经济旺。7月31日,走进安发(福建)生物科技园智能化生产车间,只见设备高效运转、工人往来忙碌,到处一派繁忙景象。

“全会让我们的创新发展思路更清、方向更明了,也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创新发展路子。”安发(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裁助理(副总裁级)郑春源在了解全会内容后备受鼓舞,对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接下来,我们将顺势而为,聚焦安发‘中医药+康养’双核战略,全力抢抓机遇谋发展,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在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中担当作为,引领宁德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美好蓝图已绘就,奋进号角正吹响。

全会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施七大专项行动,策划实施一批牵引性重大工程。这在基层引发热烈讨论。

在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后,霞浦县柏洋乡党委书记施绍东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全会就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作了具体部署,让我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

近年来,柏洋乡因村施策,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持续做大做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着力推动柏洋葡萄产业加速发展,并引进种植小蟠桃等早熟品种,做优做强特色水果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动力。眼下,正值柏洋高山晚熟葡萄丰收采摘季,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藤架,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谈及未来发展,施绍东满怀信心地表示,柏洋乡将深入贯彻全会精神,立足乡情村情,积极践行“念好新时代‘山海经’,走好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乡村建设,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持续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探索致富新路子,拓宽群众收入来源,让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闽东日报记者 吴枋宸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