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9 20:07:54 作者: 来源: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 责任编辑:王予捷
|
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福建工作期间,聚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深刻提出林改四问,即“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在全国率先谋划实施了集体林改。 拓宽融资路,盘活万重山。在福建这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银行以“创新产品+搭建平台+协同对接”,优化林业经营主体专属服务,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接续答好“林改四问”之“钱从哪里来”提供“建行方案”。 建行创新林业金融产品支持武平林业产业发展。图为“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县的梁野山云寨村仙女湖 福建龙岩市武平县是“全国林改第一县”。当地生态公益林经过严格保护后,兴起了一项新兴产业──林下种植紫灵芝。林农邱福桂2017年创办武平祥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灵芝种植销售。 去年紫灵芝市场行情好,他决定扩大种植规模,但前期投建灵芝菌棒研发生产基地已占用大部分资金,如今扩种、购苗、搭棚等投入还要几十万元,资金缺口成为升级路上的“拦路虎”。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建行福建龙岩武平支行普惠金融团队来调研林下经济,为其量身匹配了利率优惠的中长期贷款60万元。 在福建武平下坝乡的紫灵芝种植基地,建行工作人员了解灵芝生长情况 “考虑到紫灵芝要在林下长3年,前期投入大,管护成本高,建行便给我们推荐了期限3年、年化利率2.95%的‘小微快贷’,手续简单,还能随借随还。”邱福桂说,在建行这笔信贷资金的支持下,公司紫灵芝基地从50亩扩到70亩,还建了深加工车间,灵芝产品通过有机认证,示范带动周边林农增收。 放眼八闽群山莽莽,建行主动融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浪潮,聚焦林区建设、林下经济、两山转化等重点领域,加强林业金融产品创新,支持林业全产业链发展,多维唱响“藏富于林,藏福于林”的共富旋律。截至目前,建行福建省分行涉林产业相关贷款超29亿元,服务林农、林企、林商等涉林主体超1000户。 量“林”适配 共建绿色“聚宝盆” 盛夏8月,位于福建三明的拔口山场,是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项目,一株株杉木笔直高耸,迎风挺立。 建行福建三明将乐支行支持建设的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项目 2019年起,福建金森林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将乐县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项目,项目建设总面积6万亩,包括人工杉木商品林收储及现有林改培质量精准提升,运营周期长达16年。 “林业生产经营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特别是造林抚育阶段经常面临资金短缺的难题。还好有建行的资金保障。”项目负责人表示,建行福建三明将乐支行了解到项目资金需求后,综合企业林权资产、林业碳汇及项目林木生长周期等情况,以“储备林固定资产贷款+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贷”综合融资方案,提供了期限16年、金额1.18亿元的信贷资金。 这一创新方案,不仅为项目建设运营、开发养护提供了长期有效的低成本资金,还通过“活木能变现”“空气能卖钱”的创新实践,写下了林海“生金”的“建行答案”。 建行福建南平分行走访建阳林业集团下属林场,了解贷后金融需求 福建森林覆盖率65.12%,大部分林地存在管养资金缺口。如何“引资入林”,成为林业发展的关键。建行优化信贷流程,通过创新还款来源和抵押担保方式,提供利率优惠的贷款,全力支持金森集团、建阳林业集团等林业龙头企业,建设国家储备林、公益生态林、工业原料林;组建张富清金融服务队开展林下经济调研,为林业合作社、家庭林场、抚育采伐服务队等林农主体,适配“林权增信+批量授信+裕农产品包”等普惠服务,破题林农主体融资难题……福建省分行不断强化林业金融服务供给,为森林这座绿色“聚宝盆”持续注入金融“活水”。 加“数”转化 林权“变现”更方便 近日,三明市三元区某林场利用地方专项债资金,通过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购得4张林业生物资产票据(以下简称“林票2.0”)。 “过去林票大部分只能在村集体内部交易,还得大老远跑去现场竞价。现在通过平台直接交易,购买的林票2.0,还是标准化金融产品,直接市场化交易。”该林场负责人如是说。 在建行承建的三明沙县产权中心,中心负责人介绍平台运营情况 福建省分行独家承建的福建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平台支持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业知识产权等交易,提供信息登记、挂牌上网、在线竞价、资金交易、权属抵押、金融服务、政府管理等一站式监管和服务。平台运营至今,累计成交金额超46亿元,交易产品溢价率15%,交易范围从福建省42个县(市区)的林场、林企,延伸至浙江、江西等多个省份,成为东南地区最大的林权流转专业化交易平台。 建行福建三明分行普惠金融团队走访“林易贷”受益林企 为进一步拓宽林权融资渠道,福建省分行还为平台搭建“金融超市”,为交易保证金提供线上管理服务,并依托平台林权中标数据创新推出专属产品“林易贷”。三明市大田县联康林业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公司在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中标一笔林权交易,需支付中标款62万元,当即从“林易贷”授信中提取62万元,用于支付林木等相关费用。 建行福建省分行与数字中国建设福州筹委会展览组发起“成果展碳中和”公益活动。图为纳入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专属“碳中和林”──福建罗源国有林场北际工区 放眼八闽,更多建行故事在绿水青山间回响。在南平顺昌,建行“碳汇贷+建行生活”等特色产品助力扩大“一元碳汇”应用场景,促成当地最大笔团体碳汇交易成功落地;在福州,建行与数字中国建设福州筹委会展览组发起“成果展碳中和”公益活动,引导广大观众用数字人民币购买碳汇,共建“碳中和林”。 创新“碳”索 林地“长”出新业态 林竹产业“链”起千亿产值、花卉苗木开出美丽经济、森旅康养带动文旅乘“热”而上……随着林改的深入推进,林业产业融合发展在八闽有了更多绿色打开方式,“藏富于林,藏福于林”的梦想正照进现实。 翻开林业产业链的八闽图景,“建行蓝”闪耀其中。 在南平、三明等林竹产业重点区域,福建省分行主动融入加快推动“以竹代塑”和当地竹产业发展行动,组建省市县联动团队,主动对接辖内竹木产业链客群,实施差别化授信,探索“林业碳票质押+林权保证”混合增信,加大产品创新和信贷投放,助推林竹产业规模经营,同时强化“技改贷”“科技贷”等产品运用,助力林业制造企业“智转数改”。 建行福建三明分行走访某竹木加工厂,了解贷后需求 聚焦宁德林菌、漳州林果等林下经济经营主体,福建省分行打造“裕建菌”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创新“闽果贷”“闽林贷”特色产品,推广林下经济不动产权登记,通过“银村对接+多维授信+利率优惠”等方式,满足林农种植、加工、流通等全链条金融需求,支持“土特产”变为“富民链”。 建行普惠金融团队走访福州闽侯某家庭农场,了解当地白沙橙种植情况 聚焦南平、福州等森旅康养新业态,福建省分行用好PPP贷款、债券理财等综合融资,支持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永泰赤壁森林康养度假区等项目建设,同时依托金融科技,适配“惠游武夷”建行生活消费券、“清新福建·文旅惠民卡”建行支付满立减等促消费活动,以真金白银的优惠带动森林康养消费。 林改再出发,激活绿动能。从创新推广“林权质押贷”“林业碳汇贷”等融资产品、激活林权金融属性,到升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服务、助力林权交易从场外走向场内,再到用好供应链金融、绿色债券等金融“工具箱”、助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引领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先的福建,建行正以金融之钥,解锁更多“两山转化”的绿色实践,为林业改革发展注入“金”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