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要闻 > 正文

看宁德时代如何为全球电动化“充电”

2025-08-24 19:38:17  作者:黄楚妍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8月21日,“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宁德首站来到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如图),实地参观宁德时代展厅及N1生产线,感受宁德市强劲澎湃的创新脉搏。

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2018年上市,总部位于福建宁德,全球设立13大基地、6大研发中心,致力于以先进电池和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的高效电力系统,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固定和移动能源系统,并以“电动化+智能化”为核心,实现市场应用的集成创新。截至2025年6月,宁德时代已服务超过2043万辆车,累计销往66个国家及地区。动力电池使用量连续8年全球第一,储能电池出货量连续4年全球第一。

在宁德时代展厅,一块块精密的电池吸引了媒体记者们的目光。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技术总工吴镇华介绍,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的系统能量密度高达255Wh/kg,可助力电动车轻松实现1000公里续航,显著缓解里程焦虑。在增程混动领域,骁遥电池作为首款纯电续航突破400公里并支持4C超充的增混电池,正式开启“大电量增混”的新阶段。在超充技术方面,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成为全球首款可实现12C峰值超充、同时续航达到800公里的磷酸铁锂电池,极大提升了用户的补能体验与出行半径。

“近年来,新能源车越来越便宜、充电越来越方便,这背后都有宁德时代的影子。”光明日报记者冯家照表示,后续报道将会从“买车、用电”这些大家关心的事切入,让读者明白“大产业”和“小日子”是连着的。

近年来,我市围绕打造世界级锂电新能源产业地标,连续推出《宁德市促进锂电新能源产业链发展七条措施(修订)》《宁德市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六条措施》等一揽子政策,从实行工业用地优惠、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等多个维度给予坚实支持,有力推动了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

在人才保障方面,我市创新开设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的“冠名班”,通过订单式培养精准输送产业技能人才,有效破解企业对专业技术工人的迫切需求。同时,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宁德市进一步加快“电动宁德”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系统性优化用车环境,为产业发展拓展市场空间。

我市还设立新能源工作专班,派驻专人常态化进驻龙头企业,“零距离”实时响应企业诉求。通过点面结合、分类施策,快速打通发展堵点,让企业真切感受到“政府就在身边、服务就在眼前”。此外,宁德还创新实施“三比三赛”“双百项目”“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推动资源力量下沉一线,高效回应企业在用地、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急难愁盼——例如,成功推动全省第二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地宁德,将锂电专利授权周期从原先的2年大幅压缩至6个月,显著增强了产业创新活力。

在一系列精准施策与高效服务支撑下,宁德锂电新能源产业迎来高速发展。2022年10月,我市被工信部确定为全国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同年,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023年,我市获授“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称号;至2024年,《福建宁德:铸链建群,培育壮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新型工业化案例选》,宁德市荣获“中国锂电产业地标”,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更跻身“中国百强产业集群”第16位,彰显出强大的产业凝聚力和全国影响力。(闽东日报记者 黄楚妍 文/图)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