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德市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成功救治门静脉系统完全性血栓患者

2025-08-27 09:39:03  作者:尚祥​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东南网8月27日讯(通讯员 尚祥)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是威胁患者生命的急危重症,可导致肠缺血坏死、门脉高压出血等严重后果。传统治疗手段有限,而介入技术的突破为患者带来了微创、高效的新选择。

近日,宁德市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团队在杨维竹教授带领下成功为一名56岁患者实施了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完全性血栓介入抽栓术,术后患者腹痛症状迅速缓解,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现已康复出院。该项技术的成功实施,为门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也标志着宁德市医院在血管介入领域技术上再攀新高!

患者钟先生一个月前进行了结肠癌根治术。一周前因突发剧烈腹痛、食欲不振就诊外院,经CT确诊为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广泛血栓形成,小肠已出现肿胀,门静脉及脾静脉周围见广泛曲张血管形成,随时有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患者随后转诊宁德市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在杨维竹教授带领下,宁德市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团队充分分析病情,为患者实施了在局部麻醉下经皮穿刺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抽栓+溶栓术,手术历时一个半小时,血栓基本完全清除,术后门静脉血流恢复通畅,患者症状迅速缓解,第二天造影证实门静脉系统完全通畅。

【技术亮点】

微创精准:仅通过穿刺点导入导管,实时影像引导下精准清除血栓,避免开腹手术创伤。

立竿见影:迅速恢复门静脉系统血流,有效缓解腹痛、腹胀等症状,降低肠坏死风险。

综合治疗:联合溶栓、抗凝等个性化方案,显著降低复发率。

“介入抽栓技术通过‘吸出’血栓,能快速开通堵塞血管,尤其适合急性/亚急性期血栓患者。相比传统疗法,它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势,为门静脉系统血栓患者提供了‘黄金救治窗口’,避免肠坏死、门静脉海绵样变及门静脉高压出血等并发症。”介入血管外科科主任杨维竹教授介绍。

【健康科普】

什么样的人群易患门静脉血栓或出现什么症状需高度警惕门静脉血栓呢?

高危人群:肝硬化、腹部手术史、肿瘤或血液高凝状态患者需警惕!典型症状:突发腹痛、恶心呕吐、便血等,需立即就医!

杨维竹教授,宁德市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血管病中心主任,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原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介入治疗科主任,福建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福建省卫健委综合介入质控中心主任,福建医师协会介入放射科医师分会首任会长,国家卫健委综合介入质控中心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常委兼外周血管学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介入专委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介入分会常委,CSCO放射介入专委会常委,中国非公有制医院协会介入专委会常委;专业技术特长:肿瘤的综合介入治疗,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肝脏疾病的介入治疗。

介入血管外科开展的主要技术项目

肿瘤性病变的介入治疗:

1.各种良恶性肿瘤的血管介入治疗:肝癌、肺癌、肾癌、膀胱癌、子宫恶性肿瘤、肠癌、胰腺癌、骨肿瘤、子宫肌瘤、肝血管瘤等;

2.各种恶性肿瘤的射频消融及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3.各种肿瘤导致腔道狭窄的治疗(胆道梗阻引流,食道狭窄支架植入等)

血管性病变的介入治疗:

1.周围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成形术;肾动脉、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狭窄成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抽栓、溶栓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症的介入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大隐静脉曲张的一体化微创治疗。

2.门脉高压性病变(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水及门静脉血栓等)的介入治疗以及门静脉海绵样变相关的门脉高压病的治疗。

3.周围血管出血性疾病:咯血、急性消化道出血、肿瘤破裂(如肝癌)出血、妇产科(产后、瘢痕妊娠)大出血及创伤性出血等的栓塞治疗;

4.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假性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

5.外周血管瘤、动静脉畸形及精索静脉曲张的栓塞及硬化治疗;

6.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栓塞、脾功能亢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等的去势治疗。

其它:脏器脓肿、囊肿穿刺、引流,病灶穿刺活检等。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