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宁德:念好“山海经” 乡村阔步走

2025-08-29 17:12:10  作者:叶伏国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东南网8月29日报道(本网记者 叶伏国) 田畴之上,稻黍金黄;崇山之间,瓜果飘香,滩涂之上,蛏肥蛤壮…… 初秋闽东,沃野田畴尽是丰收景象。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根基。近年来,宁德市持续深化优质农业提效专项行动,念好新时代“山海经”,坚持“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实施“八个一”工程,推动政策、资金、项目向农村倾斜,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促进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从城市向乡村集聚,让沉寂的山海资源迸发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动能。

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2.08亿元,增长4.4%,增幅全省第二;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80元,增长6.9%,增幅全省第一。

霞浦县盐田畲族乡浒屿澳村海域,渔民们正从网箱渔排里收获肥美的大黄鱼。霞浦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眼下,正值宁德大黄鱼丰收季。在霞浦县盐田畲族乡浒屿澳村海域,渔民们正从新型网箱渔排里收获肥美的大黄鱼。

“今天收了七、八万尾大黄鱼,收购价是每斤22.5元。今年的价格比往年高出不少,市场行情非常好。” 养殖户林斌坤捧着刚捕捞的大黄鱼,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据了解,作为“中国大黄鱼之乡”,霞浦县大黄鱼年产量预计达12万吨,年产值30亿元。

大黄鱼能 “游” 得更远,离不开电商的助力。在霞浦京东智慧物流产业园,冷链运输车排起长队,刚从渔排卸下的海产品经分拣、打包后,迅速被装上货车发往全国各地。

霞浦京东智慧物流产业园内,快递车源源不断进出。东南网记者 叶伏国 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霞浦越来越多的海产品搭上了“电商快车”。产业园内的直播间里,“赶海父子” 张序剑正对着镜头热情介绍:“我们的大黄鱼都处理干净了,买回去直接烹饪就行,点击购物车就能下单!”

凭借记录赶海日常、海鲜加工、渔民劳作的短视频,“赶海父子” 的全网账号积累了超300万粉丝,如今,他们已入驻众多电商平台,成为霞浦直播电商的头部企业之一。

数据显示,当前霞浦平均每天有超14万件海鲜快递出港,海带、大黄鱼、海参、鲍鱼等特产,通过直播间跨越山海,端上全国食客的餐桌。

而在古田,靠着一朵小小菌花,小县域成就了“大产业”。作为“中国食用菌之都”,这里创造了一个奇迹:全国每10朵银耳,就有9朵来自古田,全县超七成农户从事食用菌产供销活动,全县食用菌产业链总产值280亿元。

从曾经被视为餐桌的“奢侈品”到如今成为百姓“家常菜”,这朵银花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更改变了这座闽东山城的命运。

走进宁德晟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朵朵银耳经清洗、智能杀菌、真空冷冻干燥等流程后变成冻干银耳羹。

天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将刚采下的银耳推进生产车间。郑为浩 摄

产业“接二连三”促振兴,近年来,古田县不断推进食用菌精深加工,延链补链,提升附加值,冻干银耳羹、速泡银耳干片、银耳露等创新产品持续打开银耳消费市场,实现二产对一产的带动。“小小菌花”真正长成了带动群众增收的“大产业”。

距古田县近80公里外的屏南县棠口镇山棠村,久顺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基地里,菜农们正忙着采摘、打包、运输蔬菜。

“这里海拔高、温差大,种出来的蔬菜紧实清甜。”合作社负责人张贤朝说,2012年他牵头成立合作社,到目前,蔬菜基地面积已扩大到600多亩,种植花菜、玉米、辣椒、茄子、滑子菇等多个品种,并采用多种轮作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年蔬菜销售额达300多万元。

高山蔬菜,是屏南农业的一张烫金名片。已成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有效地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活力。

近年来,屏南县立足高山气候优势,完善蔬菜产业配套的基础设施,持续强化高山冷凉蔬菜质量管理,主攻夏秋淡季市场,是全省最大的高山蔬菜生产基地之一。2024年全县高山蔬菜面积达到15万亩(含复种),总产量36万吨,产值突破8亿元。

驱车再往福安,眼下,松罗乡万亩高山晚熟巨峰葡萄正迎来采摘期。果农们在葡萄园内来回穿梭,熟练地修剪、采摘、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水果种植是福安市依山就势发展起来的生态特色农业之一,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思路,近年来,福安市坚持扩规模、抓技术、提品质、树品牌,水果产业发展又好又快。

福安葡萄园。宁德市委宣传部 供图

2024年,福安市水果种植总面积达18.67万亩,总产量接近24万吨。其中,葡萄、柑橘、水蜜桃、芙蓉李、晚熟龙眼、杨梅等特色水果年产值超过18亿元。

宁德山海兼备、资源禀赋独特,乡村发展的潜力在山、希望在海。

为念好“山海经”,宁德巧打“特色牌”,因地制宜推动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食用菌、畜牧业、渔业、林竹花卉和乡村旅游“8+1”特色产业发展,实现9个县(市、区)特色农业产业全覆盖。2024年,全市“8+1”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规模产值达2500亿元。

如今,蕉城大黄鱼、古田食用菌、福鼎白茶、福安葡萄、霞浦海参海带、柘荣太子参、周宁高山花卉、寿宁高山茶、屏南高山蔬菜等品牌远近闻名。一个个响当当的品牌,不仅擦亮了宁德农业的“金字招牌”,更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引擎”。

从霞浦渔排上的点点灯火,到古田大棚里的 “白色银花”,再到屏南高山间的翠绿菜园,宁德市以“一县一业”激活特色产业潜能,以“一村一品”点亮乡村发展特色,让新时代“山海经”的故事越念越精彩。

下一步,宁德市将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特色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升级,让更多农民在山海间收获幸福,为闽东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