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霞浦纯人工养殖虎斑乌贼获成功 开辟渔民增收新路径

2025-09-29 16:29:03  作者:叶伏国 吕峰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东南网9月29日讯(本网记者 叶伏国 通讯员 吕峰)曾位列“四大海产”的乌贼,因过度捕捞与生境退化致资源量锐减,如今这一困境将迎来突破。9月25日,在霞浦县溪南海域,历经8年试验的虎斑乌贼纯人工养殖项目通过专家评审,正式宣告成功。

霞浦纯人工养殖虎斑乌贼获成功。霞浦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当天,在溪南镇养殖户王德鼎的养殖基地,100口网箱内的虎斑乌贼迎来关键“考核”。来自浙江、福建两地的水产专家随机抽取20只乌贼进行现场测评,结果显示,这些虎斑乌贼平均体重达1斤左右,最大个体重量超2斤,生长指标符合项目预期。

专家现场查看养殖成果。霞浦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从体重、肚长到存活数量,各项数据均达标,这标志着虎斑乌贼在霞浦的纯人工养殖已获成功。”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教授王艺磊作为评审专家之一,对养殖成果给予明确肯定。他指出,此次测评结果充分证明虎斑乌贼对霞浦海域环境的良好适应性,为后续规模化推广奠定基础。

虎斑乌贼能成为“养殖新宠”,与其突出的经济优势密不可分。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教授蒋霞敏介绍,该物种养殖周期集中在每年6月至10月,仅需3-4个月即可达到上市规格,5-6个月个体重量便能突破2斤;从收益来看,当前养殖成本约20元/斤,鲜活产品上市价却达100元/斤,2斤以上的大个体单价更是能攀升至200元/斤。“更重要的是虎斑乌贼全身是宝,后续还可开发深加工产品,增值空间大。”蒋霞敏说。

值得关注的是,虎斑乌贼的养殖周期还与霞浦海参形成“时间互补”。据悉,霞浦海参养殖周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5月,两者可实现“轮养模式”,既能提高网箱与海域资源利用率,又能为养殖户带来全年稳定收益,破解单一养殖品种的季节局限。

据了解,虎斑乌贼规模化人工繁育与养殖项目是宁波大学乌贼研究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重大专项等项目支持下,经过十余年产学研联合攻关,在国际上首次构建了虎斑乌贼“繁育·养殖”一体化技术体系,开创了乌贼规模化养殖的新产业。

“这是高校发挥学科优势,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党委书记邵丽表示,霞浦虎斑乌贼养殖成功,不仅为当地渔民提供了一条可持续的增收新路径,更将为福建乃至全国水产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