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1 16:44:56 作者:叶伏国 叶志坚 郑尚航 陈绘羽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
东南网10月11日报道(本网记者 叶伏国 通讯员 叶志坚 郑尚航 陈绘羽)深秋时节,海风裹挟着海水的清冽,这座有着“中国海带之乡”称号的县城,正迎来一年中至关重要的海带育苗季。在霞浦县福建省一嘉海带苗业有限公司的育苗室里,雾气缭绕间,工人们穿梭于育苗池畔,分拣、调配、检查,每一个动作都有条不紊。 这里的忙碌,不仅是年度海带养殖的开端,更是支撑当地60亿元海带全产业链的“启动键”。自上世纪50年代末海带南移栽培成功以来,海带产业已成为霞浦“一村一品、一带一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霞浦于2009年荣膺“中国海带之乡”称号。目前,全县养殖海带占海面积35万亩,产值约60亿元。 “中国海带之乡”为什么是霞浦? 海带是一种在低温海水中生长的大型海生褐藻,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在我国自然分布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北部等北方沿海。业内一直有着“海带不能过长江”的说法。但随着上个世纪海带南移养殖关键技术的攻克,一片片深绿色的海洋蔬菜扎进了霞浦海区。 查看海带育苗情况。霞浦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环海地势、地形多样,造就了霞浦复杂多变的天气。作为一种冷水性海藻,海带生长的各个环节对气象条件的要求都相当苛刻。海带该何时下苗才能趋利避害?过去,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养殖户。 上世纪50年代末,霞浦科研团队针对南方高温问题,选择“三沙湾”等冷水性港湾,采用“秋季提前育苗、春季早采收”的错季模式,成功实现南方海带规模化种植,打破“海带不能过长江”的认知。 海带苗加工生产线。霞浦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目前,霞浦海带的核心养殖区集中在三沙湾,这片亚热带海域因两股洋流交汇,形成了独特的生长环境,水温适宜、养分充足,让海带的最佳生长期比南方其他海域多了二十余天。生长期更长,意味着海带能积累更多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营养,品质自然更优。 “评海带品质,先看生长的水土。霞浦优越海洋环境条件,就是天然的海洋粮仓。”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刘涛,一句话点出了霞浦的独特优势。 但光有好环境还不够。“霞浦打破了传统海带靠天吃饭的模式,用标准技术把好禀赋变成了稳品质。”刘涛教授补充道。在霞浦,从育苗到养殖,再到采收,全流程的技术创新贯穿始终,智能监测设备实时追踪海域水质、水温,标准化养殖规范指导渔民科学投放苗种,甚至连采收时间都有严格的品质把控标准。 航拍下的海带养殖基地。霞浦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育苗车间里的“科技感”,是霞浦海带规模扩张的底气。以一嘉海带苗业为例,智能温室精准调控育苗池水温,不仅让苗种成活率大幅提升,更保证了苗种长势整齐、后期生长差异小。不同于传统育苗“看天吃饭”,如今霞浦的海带育苗已建立起“控温、控光、控营养”的标准化体系。 “这是大规模养殖的基础,也是我们能常年保持全国海带养殖面积、总产量双第一的关键。”一嘉海带苗业负责人董志安说。 这种“自然+科技”的双重优势,让霞浦海带形成了独特的“产业气质”。“很多地方想模仿霞浦海带产业,却学不来它的自然禀赋和长期深耕的技术创新。”刘涛教授的话,道出了霞浦海带的“不可复制性”。 技术人员查看育苗情况。霞浦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今年全县15万亩养殖区的育苗已经全面展开,这些苗种明年五月就能迎来大丰收。”董志安的话语里,满是对来年的期待。 从九月的育苗准备,到次年五月海面铺展的“绿色海洋”,霞浦海带的生长周期,早已与当地百姓的生计、县域经济的脉动深度绑定。近70年的养殖历史,让这片海域的馈赠,从普通海产品蜕变为撑起一方经济的“海产黄金”。 小海带何以长成大产业 “霞浦海带能成功,不是靠单一因素的偶然,而是环境、技术、市场和谐发展的必然结果。”刘涛教授总结道,“育苗是起点,但真正让它成为‘海产黄金’的,是每个环节都围着‘品质’做文章。” 早年农户大多直接在地面上晾晒海带,这一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晒出的海带泥沙等杂质含量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渔民们想出了新招:在滩涂上遍竹竿,推行海区插竿悬绳日晒、搭架日晒和竹垫日晒等模式。如此晾晒出的海带洁净无沙、叶块完整、质量上乘。 如今在霞浦,海带早已不只是简单的食材。在当地的加工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能把鲜海带做成淡干、盐渍、即食等品类的产品。 益源企业创始人苏少华说:“初级加工的海带利润一般,而精深加工或即食产品的附加值、利润相对较好。”这种价值跃升,源于产业链的深度拓展。目前霞浦全县有数十家海带加工企业,构建起了从传统盐渍海带,到高端海带产品的完整加工体系,让海带的“价值”不断升级。 霞浦是中国重要的海带养殖基地之一,如今还成为海带苗产业的重要集散地。 海带苗是未成熟的海带孢子体,以前仅有一部分用于分苗培育大海带,剩余部分要么用作鲍鱼养殖饲料,要么直接丢弃到海里。在中国海洋大学、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助力下,海带冬苗于2019年被成功培育出来。 海带苗富含碘、钙、铁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被誉为“海洋蔬菜”。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霞浦的海带苗逐渐进入市场。与成熟海带相比,海带苗口感更鲜嫩爽口、营养丰富,适合凉拌、煮汤、火锅等多种烹饪方式。盐渍海带苗等产品迅速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一面是培育端加速发力,另一面则是市场端频频叫座。自2020年起,霞浦海带苗开始在市场上声名鹊起。凭着稳定的品质和供应,霞浦海带苗已经走进了“海底捞”等全国百强餐饮企业的核心供应链。 在面向消费者的市场,霞浦海带的深加工产品更受欢迎。而在“千鲜之城”霞浦,人们不仅能吃到“8秒海带苗”火锅吃法,更能品尝海蛎煲海带苗、上汤海带苗等海鲜百变搭配。 夕阳下的三沙湾,从九月育苗的精心准备,到次年海面铺展的“金色丰收”,霞浦海带的“黄金之路”,不仅写满了海洋经济的创新实践,更讲透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道理。 育苗是丰收的起点,但真正成就“海产黄金”的,是贯穿全产业链的科技赋能、标准引领与品牌战略。如今,新一批苗种已在海水中扎根,霞浦海带产业,正孕育着更广阔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