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6 08:35:38 作者:龚键荣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
“金娃娃”个头大成色足 新型工业化向“新”向“绿” ——四大主导产业地标“拔节生长” 宁德锂电新能源小镇 黄玲玲 摄 “探索重点碳排放领域深度脱碳路径;发展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经济实用的新型储能技术……”2025世界储能大会在宁德召开期间,10家全国性行业组织联合发布《协同共建零碳创新生态(宁德)共识》。 协同共建零碳创新生态离不开先进新能源技术装备的应用。“十四五”时期,我市依托锂电新能源主导产业优势,持续优化政策服务环境,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拓展新能源应用场景,荣获“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称号。 赤鉴湖畔,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首企业宁德时代在此扎根。凭借在电池安全性、电池性能、极限制造等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宁德时代领跑动力电池、储能市场,从闽东一域走向世界。 以宁德时代为“链主”,我市在山区沿海县(市、区)均衡布局80多家锂电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涵盖“材料—工艺—设备—电芯—模组—电池包—电池管理系统—电池材料循环再生”全产业链技术布局。 在宁德,不仅诞生了全球首款通过新国标认证的钠新电池、全球首款可量产的9MWh(兆瓦时)超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巧克力换电解决方案、凝聚态电池、神行超充电池等目不暇接的先进成果,消费类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市场占有率更是连续13年、8年、4年位居全球第一。 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是宁德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具体成效。多年来,宁德将一个个含金量足、带动力强的“金娃娃”抱入怀中,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走出一条后发地区探索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子。 在不锈钢新材料领域,青拓集团依托青拓冶金新材料研究院、青拓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全球独创铬镍系不锈钢RKEF-AOD双联法冶炼工艺,自主研发环境友好型笔尖钢材料、薄至0.012毫米的“手撕钢”、换电式纯电动矿卡等,成功突破一系列“卡脖子”问题。 从福安湾坞半岛向外辐射拓展,如今宁德不锈钢新材料产业已集聚青拓、甬金、宏旺、瑞钢、奥展、青美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形成从原料、冶炼、热轧、冷轧深加工到不锈钢制品的全产业链。 今年9月,上汽集团交出月销量44万辆、位居行业第一的佳绩,其中部分车型产自上汽宁德基地。作为智能化绿色工厂代表,上汽宁德基地构建了“智能装备、智慧供应链、大数据智脑”三位一体的汽车智能制造体系,平均每分钟可下线1辆新车。 从2019年正式投产到实现第100万台整车下线目标,上汽宁德基地持续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带动汽车内外饰、电池包、座椅、底盘、冲压件、空调系统等4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宁德,合力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 铜材料是制造锂电池正极材料、铜箔的重要原料。不同于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金属冶炼方式,宁德铜材料产业龙头企业中铜东南铜业始终将节能增效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引领行业绿色变革。 今年上半年,中铜东南铜业主要生产数据指标均创历史最优。在中铜东南铜业的绿色引领下,福浦铜铝精深加工、嘉元铜箔、声荣铜渣综合利用等产业链项目相继落地,我市已形成集铜冶炼、铜精深加工、铜再生循环于一体的较完整产业链条。 四大主导产业撑起宁德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电机电器、船舶修造、生物医药、海洋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百花齐放”,形成“四业兴旺”带动“百业共生”的良好发展格局。 2021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5%,增速实现2018年以来“四连冠”;2022年,锂电新能源产业成为我市首个产值超2000亿元产业集群;2023年,不锈钢新材料产业成为我市第二个产值超2000亿元产业集群;2024年,四大主导产业集群产值接近5500亿元大关,全市全年工业总产值超百亿元企业达到15家;2025年,宁德首次入围全球百强创新集群。 持续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意义重大,我市将继续围绕“牢记嘱托、谱写篇章”主题主线,深入实施“抱好‘金娃娃’,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全国知名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核心区,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闽东日报记者 龚键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