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霞浦柏洋:黄栀子变“金果子” 城乡融合结出“共富果”

2025-10-30 20:09:00  作者:叶伏国 叶志坚 杨锋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东南网10月30日讯(本网记者 叶伏国 通讯员 叶志坚 杨锋)十月的霞浦县柏洋乡车下村,山坡田间的黄栀子树上挂满橙黄饱满的果实。眼下,该村“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黄栀子正式进入采摘季,380亩栀子园迎来丰收,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果实,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图为村民采收黄栀子。霞浦县融媒体 供图

黄栀子兼具生态与经济双重价值,既是常用中药材,果实还可提炼天然色素、制作栀子茶与栀子蜜。这一产业不仅让车下村闲置山地变身“绿色银行”,更搭建起城乡资源对接的桥梁。

为破解乡村产业“种得好却卖得难”的痛点,柏洋乡党委、政府主动搭建城乡对接桥梁,联系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与收购商,建立“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这一模式直接打通“乡村种植-城市加工”的产业链条,减少中间环节,让村民“采摘即变现”。

村民在分拣采摘下的黄栀子。霞浦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我们结合车下村的土壤、气候条件,选定黄栀子这一兼具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作物作为特色产业。”柏洋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陈华峰表示,栀子园已成为村民家门口的致富园。

此次采摘季将持续至11月,预计总产量可达114万斤。按当前市场行情,可为村集体及村民带来近200万元经济收益。

产业效益不仅体现在数字上,更实实在在惠及当地村民。项目优先带动村里60余名留守老人、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让村民不用奔波进城,也能共享发展红利。

察看烘干后的黄栀子。霞浦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霞浦县柏洋乡乡村振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万松表示:“实行‘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可以让村民解决栀子销路,实现快速变现。接下来,我们会扩大产量,将栀子产业链做得更长。”

近年来,柏洋乡以霞浦县城乡融合发展试点方案为指引,持续推进“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建设。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培育黄栀子、茶叶、中药材等差异化特色产业,让乡村“小作物”长成带动共富的“大产业”。

车下村黄栀子的丰收,不仅是柏洋乡“一村一品”的成效缩影,更印证了霞浦“山海联动、跨村协作”城乡融合路径的可行性,为实现城乡融合共富目标积累了基层经验。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