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3 09:26:20 作者:陈容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
|
无人机吊运。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金秋时节,稻浪翻滚。在寿宁县鳌阳镇高山村的稻田里,一台小型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在穿梭作业,切割稻穗、脱粒、装袋、粉碎秸秆一气呵成。待收割结束,无人机随即登场,化身“空中快递员”吊运稻谷。这是寿宁县以农机破解农业发展瓶颈、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的一个生动缩影。 “眼前的38亩水稻,过去使用人工收割预计要10人花四五天时间,如今,1人1机两天就能收完,无人机运粮十分便捷,总成本可节约三分之一。”粮农胡世永说。 作为种粮能手,胡世永在清源、芹洋、鳌阳3个乡镇承包近600亩农田种植粮食,其中,不少是撂荒地复垦。胡世永介绍,除了微耕机、收割机等自有农机具,他们还向农机服务合作社购买无人机飞防、吊运等服务,大幅缩短农忙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对人力的依赖。 10月以来,寿宁县晴好天气居多,在新装备的助力下,胡世永稻谷收割提速。“近年来,在县农业农村部门的指导下,我们积极运用新品种、新农机、新技术,落实稻鸭共养等模式,稻谷产量和品质都有了提升。”胡世永说。 与此同时,在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支持下,寿宁县坑底乡上东村粮食烘干育秧中心加速建设。该项目引进水稻育秧及产品包装全套设备,旨在帮助周边农户解决育秧难、稻谷烘干难等问题,为村民、村集体“双增收”注入新动能。上东村党支部书记陈秋生介绍,烘干中心预计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农业生产离不开装备的支撑。立足丘陵山区特点,近年来,寿宁县持续聚焦农机购置补贴、报废更新补贴、推广运用先进农机具新技术、标准化粮食烘干中心建设、粮食安全生产等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寿宁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副主任俞扬表示,针对山地作业需求,重点推广小型水稻插秧机、抛秧机、小型联合收割机、轨道运输机、无人机等适配农机。2023年至今,总计发放购置及报废补贴32批次,补贴机具3360台(套),受益农户2794户,补贴金额431.116万元,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同时,寿宁县积极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引导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机技术、应急演练等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农业生产和应急救灾能力;科学规划粮食烘干点,在斜滩镇印潭村建设标准化烘干点1个,配备4台循环式谷物烘干机,批次处理量达32.1吨,有效提升了粮食烘干能力与效率。 不仅如此,寿宁县还积极推动果蔬、食用菌等其他领域农机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清源镇食用菌示范基地引进菌袋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凤阳、南阳等地葡萄园建成轨道车,有效解决山区农资进山、农产品出山难等问题;武曲、竹管垅、平溪等地,植保无人机不仅参与飞防洒药,还承担农资、水果等运输工作。截至2024年底,寿宁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升至68.99%,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5.56%。 俞扬表示,下阶段将推广更多适合山区生产的先进农业机械,着力提升农机化水平,有效服务中心工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闽东日报记者 陈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