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蕉城虎贝:探路乡村振兴 猕猴桃产业发力

2025-11-03 15:59:09  作者:陈容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眼下,正值猕猴桃集中上市时节。走进蕉城区虎贝镇新厝村猕猴桃种植基地,圆润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一大早,种植大户李枝英便组织工人有条不紊地开展采摘、搬运、分拣、包装等工作。依托“线上+线下”双渠道,这些山间佳果得以远销全国各地。

虎贝镇海拔超过800米,是蕉城区海拔最高的乡镇。这里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猕猴桃的生长提供了理想条件。产出的猕猴桃品质较好,受消费者青睐。

游客采摘猕猴桃

作为种植大户,李枝英全程见证了虎贝镇高山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十多年前,在市妇联举办的农业技术培训会上,李枝英被猕猴桃的独特风味吸引。此后,她多方奔走,成功将优质品种引入虎贝镇。2019年,她与哥哥李枝辉在下楼村试种的15亩高山猕猴桃喜获成功。初产期亩产效益达1万多元,量产期亩产效益更是突破2万元。

试种的成功引起了广泛关注,周边村庄纷纷效仿,希望能从中获益。多年来,虎贝镇的高山猕猴桃从下楼村逐步推广至甲地、浮山、新厝、旧厝等村,产业从“一村一品”向“一镇一业”转型,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

然而,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22年4月的一场倒春寒,给虎贝镇猕猴桃产业带来沉重打击,多地猕猴桃树遭受严重冻伤,不仅导致产量锐减,灾后果树的抗病虫害能力也大幅下降,大面积暴发溃疡病。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细菌病害,具有广泛的危害范围、强烈的致病性、迅速的传播速度和难以根除的特点,严重威胁猕猴桃生长。

工人在分拣包装

面对危机,虎贝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与果农携手应对,迅速启动果树救治工作。一方面,引导果农逐步淘汰抗病性弱的品种,改种抗病性更强的猕猴桃品种。另一方面,采用水杨桃砧木嫁接技术,提高果树根系土壤适应性,提升果树抗病害能力。同时,科特派工作站积极对接省内外猕猴桃领域的专家,与相关科研院所,共建猕猴桃技术示范基地,提升猕猴桃的栽培水平。

为增强果品的市场竞争力,虎贝镇还大力推广绿色农业。以璟丰农业为例,该公司果园利用生猪养殖的废弃物等进行发酵处理后作为果园基肥,改善土壤环境。同时,施用酵素菌肥,配套水肥精准滴灌系统、病虫害综合生态防控体系等先进技术,建立“一品一码”溯源体系,打造“云沛”猕猴桃品牌,果品荣获绿色食品认证。

李枝英向记者介绍,经过科技特派员、专家们的悉心指导以及各项自救措施的落实,果园逐步恢复生机,目前已建成基地280亩,搭建避雨大棚150亩,为果树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长环境,有效隔离外部的不利因素。得益于今年的科学管理,基地产出的猕猴桃产量喜人、品质优良,据最新测产结果,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7%(鲜果),亩产达到1000多公斤,预计采收可延续至11月10日前后。

值得关注的是,璟丰农业还推出了“认领一棵果树”活动,吸引个人和集体参与认领,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推动高山特色水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来自古田的林女士便是其中参与者之一,她认领猕猴桃树5株,经过数月的等待,果实终于成熟,她特意携带家人步入璟丰农业果蔬大棚,亲手采摘新鲜果实,感受丰收的喜悦。“曾品尝过虎贝的猕猴桃,印象深刻,听闻有果树认领活动,便欣然参与。”林女士笑着说。

虎贝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着眼产业的提质增效,紧扣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持续推动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甜蜜”产业。(闽东日报记者 陈容 文/图)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