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3 15:59:09 作者:杨洋 王婷婷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
|
在宁德,不少“新农人”借助电子商务的翅膀,正实现着从“线下叫卖”到“云端热销”的华丽转身 ——电商助农 “丰”景正好
村干部直播 金秋时节,福鼎市管阳镇的田间地头满是丰收喜悦:槟榔芋裹着泥土饱满出土,红米在稻穗上泛着光泽……当这些农特产品陆续成熟时,一群“90后”村干部便切换到“主播模式”,在视频号、抖音直播间里热情吆喝,为家乡的丰收好物拓展新销路。 作为福鼎市的农业大镇,管阳镇的沃土孕育了丰富的农产品。茶园沿山势铺展、果蔬缀满枝头、槟榔芋卧于土层、甘薯饱满沉实,形成“种类多、品质优”的农业格局。但如何在“种得好”的基础上实现“卖得好”,让优质农产品走出乡村、走进更多消费者手中,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关键课题。 “我们立足实际、创新方式,探索发展‘村官+电商直播’新模式,为农户、企业和新媒体平台牵线搭桥,推进基层党组织与新媒体电商的深度融合。”管阳镇副镇长陈施施介绍。 由镇党委书记靠前指挥,亲自出镜助播,管阳镇“村官直播间”项目于2023年6月正式启动,逐步打出名气。全镇12名村主干、党员干部和电商人才同步组成带货直播团队,明确分工及职责,做好外景拍摄、文案梳理、后台运营及产品选品等服务,保障“村官+电商直播”模式高效运转。 “为确保直播带货产品供给质量,我们都会提前深入田间地头及生产一线,挨个把关挑选需要带货的本土农特产品。同时,以打造‘一村一产’系列品牌为抓手,与种植大户结对共建,树好‘云中管阳’公共IP形象,采取直播利润按比例分配至村集体的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管阳镇乾头村党支部书记陈景说。 如今,这种“线上吆喝+线下保障”的模式,不仅让管阳镇的农特产品有了稳定销路,更让年轻村干部在实践中成长,掌握新时代助农新技能。今年以来,管阳镇通过直播已实现销售额320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约10万元,真正让“田间好货”变成“口袋收益”,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一部智能手机、一盏补光灯,成了新时代农民的“新农具”。一场场直播带货,成为连接田间地头与全国市场的“新农活”。同样在柘荣县英山乡半岭村,“90后”茶人余和利用抖音平台,将柘荣高山白茶销往全国各地。 “‘寒露’白茶过几天就能发货了,给大家看看我们做的日晒‘寒露’白茶……”10月23日下午1时许,余和正通过抖音平台预售“寒露”白茶。 2020年,余和还在北京从事舞台剧表演。在亲朋好友的召唤下,他回到宁德,一头扎进白茶里。2022年,在英山乡政府的协调和牵线下,半岭村村委与余和团队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成立宁德市原乡半岭白茶业有限公司,专门负责白茶的生产、销售及白茶品牌打造。 据悉,原乡半岭白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基地、生产加工、线上线下销售于一体的白茶企业,拥有200多亩的有机茶园及1500平方米的生产厂区。 “开播初期没人看,我们就把采青、萎凋、日晒等制茶全过程搬上屏幕,一天不落。做大家看得见的白茶,茶叶的口碑慢慢就做起来了。”余和说。 如今,凭借着“同样的品质、更低的价格”这一实打实的性价比优势,线上店铺里的茶叶不仅让消费者买得实惠、喝得安心,更以稳定出色的风味与口碑迅速积累了大批忠实粉丝,成为茶友们复购率持续走高的“心头好”。 “有了抖音,人在半岭,能跟天南海北的茶客面对面聊天,自己也觉得轻松自在。”余和说,抖音账户开通一年多,已累计销售茶叶一万多单,日均销售额5000元以上。仅上个月,线上就卖出白茶2.5万公斤。 每到下午4时许,余和就会准时把打好包的茶叶送往柘荣城关快递点,让每一名消费者都能第一时间喝上这口“半岭白”。 从舞台到茶山,余和说:“以前是掌声,现在是茶香,都一样让人上瘾。”(闽东日报 杨洋 王婷婷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