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7 09:56:06 作者:黄楚妍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
|
傍晚时分,蕉城区某小区的物流快递点迎来了一天中的最后一个取件高峰期。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堆满包裹的快递点当时并无工作人员值守,只有一张手写通知贴在显眼处:“老板有事外出,请自助取件,按码查找,谢谢合作。” 居民陆续前来,在货架间熟练地寻找着自己的包裹,在机器上扫码出库后迅速取走,整个过程井然有序。 “第一次看到老板不在,还以为取不了件了。”市民林女士回忆道,“后来看到通知,试着按取件码找,没想到很顺利。”现在,她已经习惯了这种自助取件的方式。 16时50分,快递点老板张先生带着刚放学的孩子匆匆赶回。“没办法,每天这个时间都得去接孩子。”张先生不好意思地笑笑,“让大家自己取件也是不得已的办法,但很感动,几乎没丢过件。” 记者在快递点观察的半小时内,共有20余位居民前来取件。每位居民都能在规定区域准确找到自己的包裹,并在机器上扫码登记。一位母亲带着孩子找到包裹后,还细心地将散落在地上的一个小纸箱归位。无人值守的货架,映照出社区邻里间最朴素的信任。这种信任,让不得已的“自助”变成了温暖的“自律”。 双11第二波快递高峰已经到来,各个快递驿站、代收点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段。记者走访宁德市区多个快递点发现,这种“自助取件模式”,正逐渐成为许多小微快递网点的常态。 为了让更多居民熟悉“自取包裹”的流程和操作方法,有些快递代收点负责人将所有编号放大,再将货物按序细致排列,并制作了清晰的取件流程图和教学视频,发在业主群里,方便居民了解取件过程。 “我在立业新村开快递点已经六七年了,忙不过来时就让居民自助取件,很少发生丢件现象。”快递点老板何浩告诉记者。说话间,一位居民熟练地找到包裹,放在机器上扫码,朝何浩点头示意后离开。 “大家都是老邻居了,谁也不会为一个小包裹丢掉诚信。”立业小区党支部书记廖建灿介绍,立业社区常住人口超万人,入住率超八成,稳定的邻里关系形成了有效的道德约束。 然而,诚信并非仅仅依赖于人情。记者观察发现,完备的“取件码—扫码出库”技术流程,构成了自助取件的第一道防线,使每件包裹的流向都可追溯。与此同时,快递点的监控设施,以及潜在的邻里目光,共同构成一种无处不在的“柔性监督”。 当然,自助取件的顺利运行也因“地”而异。在熟人社区,道德与人情是主要的黏合剂;而在人口流动频繁的商圈,规则与技术则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双十一期间,单日件量能冲到近千件,”万达商圈附近的快递网点老板龚先生坦言,“高峰期偶尔有取错件的情况,但大多数人发现后会立刻送回。”为此,不少网点配备了高清监控,升级了能同步留存底单和取件人照片的智能设备,以精准化管理规避风险。 自助取件模式的成功运行,不仅缓解了小微物流网点的运营压力,更在无形中增进了社区成员间的互信与凝聚力。在城市成百上千个普通的快递点里,那些无人值守的货架,如同一面澄澈的镜子,清晰地折射出这座城市的诚信温度与人文底色。(闽东日报记者 黄楚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