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要闻 > 正文

宁德市大黄鱼产业协会成立大会举行

2025-11-19 09:29:33  作者:赵巧红 黄雯妍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政企同心 各界携手 推动宁德大黄鱼游向更广阔的新天地

宁德市大黄鱼产业协会成立大会举行

潮起闽东迎盛事,金鳞逐浪向未来。11月18日,宁德市大黄鱼产业协会成立大会举行。市委书记张永宁,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松林出席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潘国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党组书记、副院长陈金发出席。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二级巡视员朱红讲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世雄主持。

张永宁代表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向协会的成立,以及当选的首届理事会、监事会成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受聘顾问、各位专家、各界人士以及深耕“一尾鱼”的广大水产技术工作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大黄鱼是大自然对宁德的宝贵馈赠。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就高度重视大黄鱼产业化发展,亲自在《关于开发闽东海水鱼类养殖技术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关心支持人工育苗技术攻关,让这尾鱼成为闽东群众的“致富鱼”,也让宁德大黄鱼产业成为全国渔业的标杆。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继续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重新出发、再续荣光,推动大黄鱼从品质到价值再到品牌的全方位跃升,不断书写新时代“国鱼”传奇。

张永宁表示,书写新时代“国鱼”传奇,宁德有“黄鱼只此鲜”的独特优势,“海阔凭鱼跃”的美好前景和“众鱼赴远潮”的同向合力。相信只要政企同心、各界携手,宁德大黄鱼一定能够游得更远更快,游向更广阔的新天地。希望各会员单位以协会成立为契机,合力打造产业“共同体”,加强行业交流、增进行业团结,把分散的信息汇聚集中起来,把零散的资源统筹整合起来,形成“攥指成拳”的强大力量;合力开拓发展“新空间”,充分发挥协会“领航”作用,链接前沿技术与市场需求,全链条推动育苗、养殖、加工、流通等环节协同升级,不断提升发展层次、开辟新兴赛道;合力做强服务“主阵地”,畅通“政府—企业—市场”对接渠道,及时宣传惠企政策、传递企业呼声,让企业舒心经营、安心发展;合力树起行业“风向标”,加强行业标准制定与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引导会员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维护“国鱼”荣誉,助力行业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市委、市政府将在政策支持、要素保障、政务服务等方面推出务实举措,全力支持协会开展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树牢“一盘棋”思想,积极帮助解决协会和会员单位遇到的困难,努力为协会履职尽责和企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动宁德大黄鱼产业乘风破浪、竞逐蓝海。

陈松林表示,宁德市大黄鱼产业协会的成立是宁德渔业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更是推动宁德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更加有力统筹协调大黄鱼产业全链条资源,更加有效发挥与政府沟通协调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大黄鱼产业链、价值链向更高层次提升。希望协会聚焦种业振兴,构筑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硬核”;坚守生态底线,擦亮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底色”;坚持标准引领,树立质量与品质控制的“标杆”;深化价值拓展,打造全产业链融合的“引擎”,携手深耕、协同创新,让大黄鱼产业成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完全统一的典范,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朱红表示,宁德市大黄鱼产业协会成立恰逢其时、意义深远。希望宁德市委、市政府、宁德市大黄鱼产业协会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以大黄鱼产业集群、渔业绿色循环发展等重大项目为契机,用好用足政策资金,加快推进项目落地见效,从种业创新、深远海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跨境电商、品牌培育等多向发力,推动大黄鱼产业全链条提质增效。要抓好用海用地、质量追溯、病害防控、标准体系、文化宣传各项保障,引领行业自律,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健康的大黄鱼产品,为福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贡献渔业力量。

会上,张永宁为大黄鱼产业协会授牌,潘国强、练欣、李彦、刘水金、林岩峰分别为协会高级顾问、宁德市大黄鱼产业卓越贡献者、顾问以及当选的首届理事会、监事会成员授牌,举行市政府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签约仪式。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向宁德大黄鱼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捐款一千万元。活动现场还举行了行业自律公约集体宣誓、高品质大黄鱼等级评价体系解读等活动。(闽东日报记者 赵巧红 见习记者 黄雯妍)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