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要闻 > 正文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协同育人才 产教融合促发展

2025-11-24 09:16:36  作者:赖清炳 薛建文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2025年10月,随着“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宁德时代新能源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项目落地,福建省首个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后市场人才实训基地孕育而生。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自2019年起,宁德职业技术学院便积极对接区域主导产业,以职业教育为产业发展服务为目标,先后成立青拓产业学院、新能源科技产业学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校企双方以产业学院为平台,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校企协同、合作育人”的原则,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对接区域重点产业及其产业链,构建产教融合、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办学新模式,协力打造“校企合作办学命运共同体”,实现招工招生一体化,共同为区域重点企业培养好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技能人才。

校企协同,让教育与产业双向对接,融合互动。教学更“鲜活”,校企合作提供真实产业项目、前沿技术设备,可将企业案例直接转化为教案,学生所学即所用,教师教学目标更精准;能力更“立体”,教师可深度参与企业实践(如技术研发、项目指导),既能提升自身行业实操能力,又能将产业需求反哺课程设计,实现“教学—实践—教研”闭环,从“讲师”升级为“产业导师”;成果更“实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开发课程,教师的教学成果(如学生技能水平、项目产出)可直接对接企业用人标准,教学价值能通过产业落地直观体现,职业成就感更强。同时,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将龙头企业的技能认证体系引入学校,让学生完成学业后即可获得具有行业认可度的技能认证证书,既确保了学校人才培养方向符合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也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紧贴宁德四大主导产业,大力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破解教学与产业脱节痛点,让教师‘理论知识、产业技能’一把抓,让学生‘心里有理论,手上有功夫’。”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吴勇说。

2024年9月,由东侨开发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的宁德新能源产业产教联合体正式成立。联合体整合各类资源,构建区域联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协同的发展机制,结合东侨开发区的特点和优势,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上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示范引领,形成制度供给充分、条件保障有力、产教深度融合的良好生态。2025年11月,“宁德新能源产业产教联合体”荣获福建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荣誉称号。

“作为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的参与者,我深刻体会到这种培养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教育的边界,更让我们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快速成长,真正实现了‘入学即入职、毕业即上岗’。”2023级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翁涛说。

据统计,宁德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区域重点企业共建“订单班”“冠名班”等45个,覆盖学生2037名;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为产业培养各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3783人;开展“二元制”人才培养662人;联合宁德时代、青拓集团共同申报的《“产业赋能,三接三融”:高职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高质量就业宁德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获得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校企双方通过举办校企合作论坛、技术交流会等活动,促进双方在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最终打造出产教融合的新高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闽东日报记者 赖清炳 通讯员 薛建文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