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周宁频道 > 周宁新闻 > 正文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师生赴宁德周宁调研实践

2023-08-22 19:56:51  作者: 周涛 尹娇娇 吴廷枭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东南网8月22日讯(本网记者 周涛 通讯员 尹娇娇 吴廷枭)8月15日至18日,由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师生组建的社会实践团队到宁德周宁开展实践活动。师生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深入学习“三库+碳库”绿色生态理念,了解“三棵杉树”的红色故事,调研以绿水青山助推闽东稳步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力求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力。

实践队员在周宁县“三库”生态文明实践主题展览馆参观学习

周宁生态资源优越,全县林地面积8.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9.91%,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也是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在全国首个“森林党校”、福建省首个“林业生态文明实践基地”所在地——黄振芳家庭林场,实践队员们聆听了从三棵树到千亩林、再到林下套种作物“以短养长”的发展模式,学习了“三库+碳库”绿色生态理念的背景和历程,感悟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实践的战略性、前瞻性。

师生一行深入林间,寻找被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野生金线莲,深入了解金线莲野外生长环境,探索“林业+”模式和林下经济。在中药资源稀缺的现状下,要实现中药材规模化生产并达到药用标准,实地考察中药植物的野外生长条件再复刻至林下仿野生种植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队员们认真聆听药学院院长徐伟的耐心讲授,充分认识到作为中药人,在中药材林下仿野生种植及绿色乡村发展中的责任。

实践队在金线莲林下仿野生种植基地学习交流

周宁采用林下仿野生种植方式,所得金线莲品质佳,成为金线莲药材的重要来源地之一。团队探访了周宁当地的金线莲林下仿野生种植基地,实地调研种植基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亲身参与了金线莲种植和养护过程,并同基地负责人李光建就金线莲的培育年限、种植面积,村民就业、村镇收入等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访谈,实践队员从生态、经济、社会三重效益感受到金线莲林下仿野生种植助力乡村振兴的“周宁路径”,同时了解其中的重点难点、采取的积极措施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在周宁县天门山神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药学院徐伟院长为队员们介绍了校企共研的金线莲优质品种“青心”一号金线莲。队员们在金线莲组培分离操作室及繁育室进行了观摩学习,并在操作人员的指导下参与实践金线莲组培扩繁技术,切实感受到现代科技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体会到科技力量助推乡村振兴的成效。

实践队师生进行金线莲组培扩繁

如何把课堂和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是大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通过这次实践,我们更加坚定了学以致用的决心。我们将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力量,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专业技术传播好中医药文化,发展壮大中药产业,让中药产业在促进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中大放异彩。”实践队代表表示。

实践队在金线莲培育基地走访学习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