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要闻 > 正文

巩固脱贫成果 续写幸福答卷

——写在周宁县脱贫 “摘帽”之际

2020-04-30 08:50:45  作者:张文奎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兴产业 群众发展增动力

周宁天蓝蓝花卉基地

产业是脱贫的基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需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

近年来,周宁县充分发挥高山生态气候优势,紧紧围绕打造亿元年产值花卉产业目标,着力抓规划、优环境、促招商,高山冷凉花卉产业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截至目前,全县花卉苗木年产值9071万元,花卉产业已经成为周宁县“8+1”新兴特色产业,有效助力生态富民、乡村振兴。

延周现代农业百合基地与浦源镇44户贫困户152人“结对子”,贫困户出资认种百合花,公司统一管理销售,年底获得收益,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发放认种收益5.7万元;天蓝蓝花卉基地吸纳贫困户入股和参与劳作,帮助他们成为懂技术的新型农民……

周宁县按照“城郊融合型、龙头带动型、资源开发型、农旅融合型、电商引导型、生态保护型”六种发展模式,因村施策、分类推进,大力发展晚熟水果、高山蔬菜、乡村旅游等项目。

与此同时,周宁县鼓励贫困户开办“日有喜”线上网店和线下实体店,通过解决村民不方便“买”的问题来促进贫困户低成本创业;培育“印象周宁”“小农大事”等电商平台,通过帮贫困户“卖”农产品,有效打通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齐发力、上行下行促增收。

“今年春节以来,通过‘印象周宁’‘小农大事’等电商平台,我已经卖出100多只鸭子。”七步镇八蒲村贫困户许传堂说。春节以来,该县通过微信商城、电话购物、邮政销售物流平台等,累计销售农副产品超过133吨。与许传堂一样,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副产品的贫困户有24户,销售农副产品总价值20余万元。

产业兴,就业稳,贫困户生计有保障。受疫情影响,李墩镇东山村贫困户陈孝葵迟迟无法外出打工,一家人生活失去了来源。镇村干部得知情况后,帮助他对接李墩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实现家门口就业。“之前一直待在家里,真叫人着急。”接到上班通知后,陈孝葵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在这里上班,一个月4000多元,还可以照顾孩子。”

周宁县玛坑乡首章村茶园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