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综改”的福鼎样本
nd.fjsen.com 2020-05-07 08:29:14 来源:闽东日报 我来说两句
农民致富盼头大 村民林丽萍原本是家庭妇女,两年前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在村里开办了第一家鹅卵石手工艺品销售店——“赤溪丽艺手工坊”。 后来,林丽萍又与钟丽眉、徐宇云、蓝晓玲等15人申请注册“福鼎巾帼工艺品专业合作社”,销售手工艺品,并为游客提供亲子手绘体验项目。她们的鹅卵石手绘作品成为“五一”小长假,游客们的抢手货。 “妇女劳动力共有750人,但村里可提供给她们就业的岗位稀少。”赤溪村党总支书记杜家住说,经过考察,村里将目光投向了溪滩遍地的鹅卵石上。该村党总支与宁德鸿爱慈善会社工组织、福鼎市妇联合力协作,走街入户上门走访,鼓励妇女学艺营商,创新创业,吸引38名妇女率先加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致富。 门口的确是致富新天地。今年,赤溪村的食用菌产业项目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将统一生产的菌包,按成本价提供给农户种植食用菌并给予回购。据测算,以秀珍菇为例,每个大棚可种植菌包4万个以上,一个大棚一年给农户带来净利润16万元。该项目最多可提供60个就业岗位。 项目促就业带增收。赤溪村还通过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产业,延伸产业链, “一产接二连三”,将种植采摘、生产加工、文化旅游有机融合,释放近百个就业岗位。引导农户开办特产店、农家乐、小超市、特色民宿等,发展乡村旅游配套服务业,不仅让赤溪“有景看”,更能“留得住”,推动旅游产业提升和群众增收“双赢”。 乡村治理有特色 3月20日,赤溪村干部群众自发捐资购买白茶饼6000个,总价值48万元,代表当地畲汉同胞的深情厚意,赠送给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第一线医护人员。 这是朴实的赤溪村民在脱贫后对国家的一个回报,也是赤溪乡风文明的一个缩影! “赤溪村的新风貌,离不开党员干部不遗余力地推动乡村治理。”杜家住说道。该村党总支将全村划分为8个网格片,由村两委、党员、部分村民代表认领责任片区,定期白天入户访民情,通过“一人一本账、一事一记录”,让党员心中有了一本明白“百姓账”,晚上集体议事,进一步畅通群众参与村级事务渠道。 翻修后的杜家堡风情 该村还实施以农村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为支撑的“三社联动”机制,提升群众就业创业技能,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党支部、农业产业党支部与企业的结对共建作用,增强村级组织“造血”功能。如今的赤溪村民们逐渐形成“要钱要物不如要发展要项目”的共识。 “到2021年底,我们力争实现‘235’,即村集体收入200万元、人均年纯收入3万元、年吸引游客50万人次的目标,把赤溪建设成生活更加富裕、乡风更加文明、生态更加优美的畲族旅游明星村。”赤溪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陈双杰满怀希冀。(闽东日报通讯员 廖诗雄/文 王婷婷/图)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